据国家医保局,截至2025年2月4日,我国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7个统筹区开通医保钱包,能够进行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国家医保局将全力推动其他地区开通,持续优化相关业务流程。
目前已开通医保钱包的省份有河北、内蒙古、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甘肃。其中河北、河南、安徽、西藏、四川、湖北6个省级医保部门在全省(自治区)域范围内全面开通医保钱包。
2024年12月2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启动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支付医疗费用。
据介绍,使用医保钱包需要转账人和收款人所在的地区均开通了医保钱包功能。参保人可以在手机应用商店中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注册登录后点击进入“医保钱包”进行查询。
使用医保钱包向家人转账需要点击“医保钱包转账申请”,按照要求正确填写收款人信息、转账金额等,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进行“人脸验证”或“医保码密码验证”,完成验证后,即显示转账成功。
去年全国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其中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
2025年1-2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6052.23万,金额86.87亿元。
两份文件共同描绘出创新药的明天,暗示着医保谈判价格不再是未来市场中的唯一价格——或许医保支付归医保支付、自费归自费、商保归商保的支付场景将到来。
伴随更多中西部省市加入试点队列,固有的筹资难题再次被提及——目前,地方筹资来源还比较单一,在财政补贴为主的模式下,这项民生项目如何为继?
丙类药品目录将于今年9月落地,为高值创新药提供新的支付途径,但商保市场体量有限,惠民保增长陷入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