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2025-02-10 11:01:45 听新闻

作者:赵伟    责编:张健

特朗普2.0关税的意图包括纠正不公平贸易、增加关税收入和用于国内政策谈判,具体措施可能涉及全球关税、特定国家关税和特定行业关税,预计将难以持续平衡贸易逆差但可快速增加关税收入。

(本文作者赵伟,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特朗普就职以来,不断抛出新的关税威胁及关税概念。如何理解特朗普的关税意图,背后有何政策逻辑,或将采取哪些措施?关税2.0的复杂性或超1.0时期,当前或仅处于起步阶段。

一、热点思考:特朗普2.0的“歧视性关税”框架

(一)特朗普2.0关税的意图:三大目标,真正的贸易摩擦可能尚未到来

特朗普2.0关税存在三大目标。美国政策文件及官员发言中隐含了关税实施的细节信息。贝森特在1月16日的就职听证会上阐明了关税的目标,“应从三个视角理解关税,一是纠正不公平贸易,二是增加关税收入,三是用于国内政策谈判,主要针对芬太尼和移民问题”。

配合关税目标,特朗普政府将关税分为了两种类型。类型一为短期关税,专门针对加、墨的移民和芬太尼问题,本质是国内政策的延伸,目的并非关税。第二类是长期关税,是未来贸易战的重点,核心是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或在4月开始实施,意味着真正的贸易战可能尚未到来。

(二)特朗普2.0关税的路径:三种具体关税措施,或配合实施

具体关税措施可分为三类:全球关税、特定国家关税以及特定行业关税。三类关税可能同步实施。全球关税,主要指全球对等关税,美国或将从各国的进口关税税率抬升至对等水平。全球对等关税一方面可倒逼贸易伙伴降低税率,另一方面,也起到阻止第三国生产转移的作用。

特定国家关税,或通过301条款等方式实施。主要针对竞争对手,兼顾产业保护、贸易逆差和谈判等目的。财政部长贝森特曾提出歧视性关税区的概念,盟友国家可享受较低税率,非盟友则被征收更高税率,从而将关税与安全问题联系起来。

特定行业关税,旨在取代补贴型产业政策,通过关税引导制造业回流。此类关税本质上为产业政策的调整,扭转拜登政府过往的补贴型产业政策,以关税压力迫使钢铁、铝、铜、计算机芯片、半导体等关键产品的生产回流。另一方面,也可削减财政赤字,为减税法案铺路。

(三)新一轮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或难以持续平衡贸易逆差,但可快速增加关税收入

关税或难以平衡贸易逆差,但能够带来直接的关税收入。历史上,美国三次加征高关税对贸易逆差的缓和效果较为有限。但由于美国收入高度依赖个税,替代收入来源匮乏,对外加关税是扩大替代收入的高概率选项。若对加、墨及中国关税生效,或可快速带来1100亿美元收入。

不同情形下,关税或使得美国GDP下跌0.4-1.3个点,通胀抬升0.3-0.7个点。美国PCE通胀结构中,进口商品占比约10.5%,其中中国2.1%,墨西哥1%,加拿大0.8%。价格完全传导情形下,或使美国PCE通胀抬升0.7个点,50%传导效率下,或使PCE通胀抬升0.36个点。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美联储再次转“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