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的当下,浙江交出了一份“既敢花钱、又敢放心花”的答卷。昨日,浙江省消保委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达90.46,连续三年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4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达3.3万亿元,全域旅游人次超8.9亿,演唱会票房跻身全国前三。
过去一年,浙江演出市场异常火爆。2024年全省举办演唱会202场,平均每1.8天就有一场万人级演出落地,22.4亿元票房背后是跨省观演人流的汹涌。
这种“敢消费”的底气,来自“不怕踩雷”的确定性。2024年,浙江在全国首创线下纠纷线上“一键和解”,企业自行化解纠纷占比超30%,行政调解成功率首次突破55%,为消费者挽回损失2.57亿元。
亮眼数据的背后,也在于浙江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上的持续“破壁”。“也就3个工作日左右吧,我就收到了两千多元的退款。”面临威尔士接二连三闭店、跑路的情况,在杭州丁桥天街威尔士健身房办了充值卡的消费者程先生,用“安心付”成功退回了之前在该店预付的费用。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规则层面。全国首个《直播间运营标准30条》将“全网最低价”话术纳入监控;信用承诺制让30个行业的企业“自证清白”;针对“职业索赔”乱象的治理方案,把行政资源还给真正需要帮助的消费者……“过去监管是‘救火队’,现在变成‘防火墙’。”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这样比喻。
站在90.46的满意度高点上,下一步浙江剑指“全域放心”。根据规划,2025年全省将动态培育放心消费单元20万家,相当于每250个浙江人拥有1个“放心标识”;500个放心消费聚集区将重构商业地标格局。
细分领域的攻坚战也已打响。文旅部门将在星级酒店试点“先行赔付”,游客遭遇纠纷可当场获赔再处理责任认定;金融监管部门紧盯信用卡分期、保险销售等顽疾,要求机构“自证合规”;针对“一老一小”,全省将推出适老化消费教育课程,严查儿童用品虚假认证。
目前我国海洋领域传统产业占比仍较高,亟须通过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打通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堵点和瘀点,因地制宜打造不同层级和规模的现代化海洋产业集群。
在海关、边检等部门支持下,该航线货物通关流程已缩短至1小时,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
《方案》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设内容,一起来了解。
目前已有16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相关数据。其中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都超过了12万元。从行业门类看,各省份非私营单位收入前三的行业各不相同,浙江、广东等地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跑。
今年前5个月,浙江省电动汽车出口163.2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对欧盟、中东、东盟和拉美出口分别增长1.5倍、98.2%、3.9倍和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