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气象局联合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等8家单位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气象协同联动服务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气象协作机制,实现气象服务与金融业务全链条深度融合。这标志着浙江构建起“气象+金融”全链条协同发展体系,为金融领域应对气候风险提供“浙江方案”。
根据《实施意见》,浙江省将重点推进从灾害保险气象服务到气象指数保险拓展、从财产保险风险减量服务体系建立到加强金融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服务、从上市企业可持续发展气候评估探索到金融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再到协同创新应用推进等7项主要工作,形成覆盖保险、银行、证券等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金融领域将面临更大风险。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浙江积极探索将气象数据要素转化为金融风险防控的“智慧钥匙”,自2021年起,省气象部门联合相关单位在宁波、温州、台州等多个城市开展金融气象服务试点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在绿色金融方面,宁波创新推出“云植贷”和“光伏贷”等产品;温州面向74家绿色转型需求强烈的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气候贷”4.94亿元;台州一号风电项目投保后,创造了“气象精细服务、保险承接风险、企业趋利避害”的共赢格局;省气候中心构建的“森林固碳量—气候指数”模型、森林碳汇气候指数保险产品已在衢州开化推广实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新的工具。目前,全省已有包含15个农作物的17种气象指数保险产品方案在68个县(市、区)落地,累计为超20万农户承担风险保障。
目前我国海洋领域传统产业占比仍较高,亟须通过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打通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堵点和瘀点,因地制宜打造不同层级和规模的现代化海洋产业集群。
在海关、边检等部门支持下,该航线货物通关流程已缩短至1小时,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
《方案》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设内容,一起来了解。
要建设过硬金融干部人才队伍,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轮岗交流制度,加强干部梯队建设。
今年前5个月,浙江省电动汽车出口163.2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对欧盟、中东、东盟和拉美出口分别增长1.5倍、98.2%、3.9倍和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