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恒生科指一个月涨逾33%,港股科技板块还能追高吗?

第一财经 2025-02-19 22:46:17 听新闻

作者:王方然 ▪ 周斌    责编:钟强

DeepSeek概念升温也带火了恒生科技指数

DeepSeek概念升温也带火了恒生科技指数。1月中旬至今,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33%,领先于A股、美股主要大盘指数。

近期,内、外资金纷纷涌入港股科技类资产。数据显示,1月24日至2月13日,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近130亿港元。2月17日至2月19日,南向资金三日净流入金额超400亿元。

对于港股科技板块的后续走势,目前市场仍存在一定分歧。部分机构人士认为,港股在增量流动性与情绪透支的合力下或保持“强势”,短期“春季躁动”或将持续。也有机构人士指出目前恒生科技指数短期上涨已经过快,要警惕后续回调风险。

概念催化下股价暴涨

2月19日,港股科技板块逆势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14%,报收22944.24点。恒生科技指数却上涨0.59%,报收5672.24点。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劲,其中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舜宇光学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2.95%、8.37%、5.4%。

拉长时间线看,恒生指数已狂飙一个多月。Wind数据显示,1月13日恒生科技指数最低下探至4168.04点,此后该指数震荡走高至2月19日的5672.24点,区间涨幅超过33%,领跑全球市场。

恒生科技本轮暴涨背后的推手是什么?逻辑面上,1月13日前后,DeepSeek和阿里Qwen2.5-Max等国产大模型的陆续发布及其惊艳全球的表现,被认为是最强力且直接的催化剂。市场开始重新审视相关企业的“科技”属性,一定程度上带动恒生科技指数走高。

国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弛指出,港股领跑全球权益市场,背后本质驱动力之一是港股“AI含量”高,且AI相关的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

张弛选取国际投资者关注度较高的富时中国A50指数和富时中国50指数进行对比,前者代表内地市场中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后者涵盖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大型企业,两者均由全球知名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编制而成,具备可比性且受外资关注度高,一定程度上或可分别代表“A股核心资产”和“港股核心资产”。测算的结果显示,富时中国A50指数的“AI含量”约为26.1%,而富时中国50指数的“AI含量”高达46.9%。

相聚资本研究总监、基金经理余晓畅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期港股尤其科技股表现突出,主要是Deepseek引发了对于中国优质科技股的重估,当然随着股价的快速上涨,赔率也有所降低,当涨幅较大时,会考虑做一定的盈利兑现。

内外资金热捧

除概念催化外,资金面上看,近期内资、外资涌入港股的势头都较为强劲。

外资陆续涌入港股科技板块。据中信证券研报统计,1月24日至2月13日,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近130亿港元,且主要配置相对估值折价较高的科技和消费行业。

国金证券数据显示,开年至今,根据国际中介机构、香港本地中介机构持股数据估算,外资净流入比例靠前的为计算机、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分别占比为18.72%、7.03%、6.98%、6.67%。

内资也在加速流入港股科技板块。2月19日,南向资金再度净流入港股市场103.25亿港元。近三日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累计已超400亿港元。

据Choice数据统计,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共流入港股市场1959.09亿港元。其中1月净流入1255.92亿港元,创下47个月新高。

南向资金近期则重仓了科技股。据国金证券测算,港股通为代表的内资开年以来净流入比例靠前的行业为传媒、计算机、汽车、医药,占比分别为14.82%、12.73%、9.80%、7.66%。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外资的投资逻辑正在变化,过去市场不太稳定、信心不足时,外资短期交易偏多,目前外资长期持有的信心比较充足,有向长期交易转变的趋势。此外,今年南向资金的流入也较为强劲。两类资金涌入共同助推港股科技板块持续走高。

哪些因素推动内资、外资持续涌入港股市场?张毅分析称,一方面,国内M1显著回升后的资金“外溢”推动南向大幅流入香港市场,叠加港股更强的“动量效应”本身,又形成了增量资金的正反馈;另一方面,“海外压力”亦阶段性缓和,推动了外资小幅回流。

还能追高吗?

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港股近期涨势凶猛,未来还能追高吗?

机构观点目前仍存在一定分歧。

有机构看好港股市场后续复苏趋势。天风证券全球科技首席分析师孔蓉认为,2024年港股全年收涨超17%,结束四连跌,当前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在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背景下,中国科技资产风险回报比突出,外资配置意愿回升。

张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港股市场依然具备一定发展潜力。一方面,恒生科技指数主要成分不少来自于内地的科技企业。内地科技企业目前在人工智能、芯片等硬科技领域的表现良好,这将进一步加强后续的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从估值修复角度看,一些长期被低估,但业绩整体或者是所处行业不错,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还有一定发展空间。

“港股在增量流动性与情绪透支的合力下或保持‘强势,但需留意3月经济、金融数据向差风险。”张毅认为。

也有机构持相对谨慎态度。

“中期来看,我们觉得港股仍有空间,但这一过程大概率也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考虑到当前的风险补偿已经不高,所以会考虑择机做一定兑现。”余晓畅指出。目前机会上更看好优质科技股,主要是其本身估值并不高,盈利层面有韧性、不少公司股东回报也不错,而AI长期来看会带来业务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他也强调,虽然港股表现出了很好的投资价值,但在具体操作中,依然会严格按照一贯的风格进行投资,选择公司竞争力和现金流都比较强的标的,尤其是短期涨幅过大后注意风控。对于短期涨幅过大的个股,会通过高抛低吸尽可能地平抑组合净值波动。

张毅也指出,考虑到近期港股科技板块涨幅较快,会有一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还需要客观看待。此外也需要考虑外部的风险,国际地缘局势的演变、美联储利率走势等都可能会影响市场后续波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