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两会政策:
政府投资: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特别国债: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大V解读:
2025年财政政策实施预计更加积极,全年预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力度明显加大。其中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为历史新高,也将侧重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款等领域,助力政府与企业信用修复。由此,信用债的配置也将继续围绕化债推进对于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的渐进修复作用,建议有限关注受化债和收储等工作提振明显的城投板块和建工类企业,以及资本充足率稳定的银行次级债。期限选择上,我们认为不同类型的机构应当“首尾兼顾”:一方面现阶段短端信用债收益回弹十分明显,后续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基调下,利率有望重回下行区间,无论是绝对票息角度还是收益弹性角度,短端信用债的配置性价比均有所显现;长期而言债市下行趋势不变,对于保险和养老金等负债端更稳定的机构,15年甚至20年长期限信用债相较利率抗跌性更好,是利率高位波动但顶部仍有约束下的首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广东面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及贸易战冲击,大力改革投融资体制,以进一步激发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一阶段财政政策着力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
央行MLF净投放达到5000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作,加大了通过MLF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的力度。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今年首日发行特别国债规模和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