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劲:经济增长,重在形成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引领合力 | 大V看两会

2025-03-08 11:30:05 听新闻

作者:刘劲    责编:张健

中国政府设定了5%的GDP增长目标,旨在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引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

(刘劲为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GDP增速、通胀目标、就业机会等数字目标基本符合此前市场预期。报告提出了5%的GDP增长目标,在当前国际环境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实现这一目标殊为不易。

从宏观视角来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均呈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势,这对稳定经济预期、应对外部挑战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目标数字不仅体现了政府调控经济的决心,也表明在外部压力与内部转型的双重考验下,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更多政策协同与结构性改革的支撑。

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需推动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不断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具体可考虑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 提升消费,优化经济结构:

中国经济亟需实现转型,即从以国家主导、投资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提高居民收入,以提振消费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内需,可以有效推动经济从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转型。

2.发展民营企业,促进就业与消费:

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勇于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在创新引领与扩大就业中作用显著。随着民营企业保护性、支持性政策逐步落地,其发展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消费机会,形成经济内生循环。

3.恢复信心,稳定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

信心是发展的基石。通过精准施策,调结构稳发展、促进消费与企业盈利,联动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重塑企业家与消费者的信心,这是一条从政策到市场、从企业到社会的信心传导链,而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4.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

科技创新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突破式发展提升国内国际信心,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具备强大的政策调控能力与市场潜力。通过提升消费、发展民营企业、恢复信心及推动科技创新,中国经济有望在挑战中开拓转型与增长新局,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