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资格校验系统数据平台显示,截至3月18日,已有4219.3万名消费者申请了5225.1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完成购买2254.6万件,销售669.5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通讯器材类零售总额1594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比2024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在16大类消费品增速中位列第一。
手机消费市场机构向中高端迁移
据悉,1月15日商务部发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以来,补贴政策快速落地,总体开局良好,实施顺利,成效显著。
手机等购新补贴政策1月20日开始在全国陆续落地,第三方数据显示,政策启动首周全国手机销量突破1000万部,是2020年以来销量最高的一周;环比增长73.8%,是201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周。政策实施以来,6000元以下手机周均销售量、销售额,环比政策实施前分别增长13.7%、23.5%。
同时,在补贴政策带动下,手机消费市场结构向中高端迁移。平台企业数据显示,2000元至4000元、4000元至6000元手机市场份额分别为22.1%、22.3%,较补贴前分别增加8.1个、6.9个百分点。政策启动后,小米、苹果、OPPO、vivo、华为、荣耀销量均有所增长。
提升消费者体验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据第三方统计,2024年12月至2025年春节期间,500余款机型下调价格,平均降幅9%,其中,26款原价6000元以上机型,在政策启动后降至6000元以内。政策推动手机AI功能成为消费者关注热点,政策启动首周,搭载AI大模型功能的手机销量环比增长102.5%。
上述政策还促进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国参与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的线下市场主体超3.3万户、门店超7万家,从业人员超35万人。截至目前,手机线上线下销售量占比分别为33%、67%。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做好手机等补贴政策组织实施,指导地方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优化补贴流程,提升消费体验,加强补贴资金风险防范。
近期,美国对小额包裹关税政策进行破坏性调整,将严重影响美国消费者的利益。跨境电商是契合全球消费发展趋势、惠及亿万消费者的新型贸易方式,相关领域政策调整应以便利化为方向。
中方此前已就美单边加征关税多次阐明立场,对于美方这种毫无意义的关税数字游戏,中方不予理会。
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促进旅游业、超高清、体育赛事经济、中医药健康发展等支持政策。
个人消费者在参加本次活动市场主体新购置乘用车,根据所购车辆开票价格给予相应补贴,支付指定金额车款时扣减对应金额消费券。
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