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下午4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措施,将于4月5日起实施10%的基准关税税率;对于被认为在贸易中不平衡的国家和地区,将于4月9日起实施“对等关税”。美国认为全球各国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税率要高于美国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税率,因此美国希望通过提高关税来达到贸易平衡。事实上,在美国所列出的关税列表中,各国对美国加征的关税并非名义税率,而是纳入了贸易壁垒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税率,因此“对等关税”这一表述并不符合实际。针对美国此次对全球加征的关税,我们解读如下:
此次“对等关税”的落地力度远超此前市场预期。此次美国选择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对等关税”,并且许多国家税率都超20%。在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将面临34%的额外关税,欧盟将面临20%的关税,日本和韩国分别面临24%和25%的关税,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商品将面临超过40%的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并不在此次“对等关税”的列表中。
根据第一财经研究院的测算,考虑新出台的“对等关税”与特朗普政府的其他关税措施,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已达到28.15%,远超过此前约为3%的关税税率。此轮一系列关税政策将为美国带来约90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这个数字也远超此前市场所预期的6000亿美元-7000亿美元区间。2025年美国财政预算赤字大约是1.8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这轮“对等关税”措施切实落地,将有望覆盖掉接近一半的赤字规模。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明确表明,此次针对中国的34%“对等关税”是叠加在此前已经加征的关税之上,这意味着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所加征的关税规模已达到54%。东南亚国家普遍被加征40%以上的关税。其中,越南被加征46%的关税,柬埔寨被加征49%的关税,斯里兰卡被加征44%的关税,老挝被加征48%的关税。此次东南亚各国被加征如此高的关税远超市场预期,中国与东南亚对美国的关税差距快速收窄。这同时也对国内的生产商和出口商敲响一个警钟,那就是通过产地转移的方法已无法再规避关税。
美国政府利用关税进行谈判的意图非常明显,美国财长贝森特表明,如果没有报复措施,目前的“对等关税”就是关税的上限。我们认为可能的谈判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吸引全球企业赴美投资,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2)降低各国贸易壁垒,促进各国放开市场准入,扩大美国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
正文
一、美国“对等关税”力度大幅超过市场预期
在4月2日的发布会上,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白宫随后发布声明称将从4月5日起实施10%的基准关税税率。对于被认为在贸易中不平衡的国家和地区,特朗普表示将加征更高的税率,也就是所谓的“对等关税”,“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凌晨开始生效。美国认为全球各国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税率要高于美国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税率,因此美国希望通过提高关税来达到贸易平衡。事实上,在美国所列出的关税列表中,各国对美国加征的关税并非名义税率,而是纳入了贸易壁垒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税率,因此“对等关税”这一表述并不符合实际。钢铝、汽车、金条、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不受对等关税影响,对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的加墨商品继续豁免关税。
从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关税表来看,此次“对等关税”的落地力度远超此前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实施20%的普遍关税是一个可能性较高的选项,但事实上,此次美国选择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对等关税”,并且许多国家税率都超20%。在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将面临34%的额外关税,欧盟将面临20%的关税,日本和韩国分别面临24%和25%的关税,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商品将面临超过40%的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并不在此次“对等关税”的列表中。在3月4日,此前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措施就已经生效。
在特朗普发布会后,市场普遍对“对等关税”带来的经济冲击态度消极。截至北京时间4月3日早上7点,纳斯达克指数期货和标普500指数期货分别下跌4.41%和3.57%。
二、美国对全球进口商品的综合税率将接近30%
在发布会上,特朗普列举了各国对美国的“关税”以及美国所实行的“对等关税”。对于多数国家,特朗普表示将征收对方“关税”一半的税率以表示“善意”,例如越南对美国征收“关税”为90%,美国对越南的“对等关税”为46%。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所列举的越南对美国90%的“关税”并不只是名义税率,还包括非关税壁垒等测算的综合税率。
根据第一财经研究院的测算,考虑新出台的“对等关税”与特朗普政府的其他关税措施,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已达到28.15%,远超过此前约为3%的关税税率。
此外,根据我们的测算,此轮一系列关税政策将为美国带来约90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这个数字也远超此前市场所预期的6000亿美元-7000亿美元区间。2024年,美国财政赤字约为1.8万亿美元,2025年美国财政预算赤字也大约是1.8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这轮“对等关税”措施切实落地,将有望覆盖掉接近一半的赤字规模。
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为“对等关税”最高的区域
在发布会结束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明确表明,此次针对中国的34%“对等关税”是叠加在此前已经加征的关税之上,这意味着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所加征的关税规模已达到54%,基本接近特朗普在总统选举期间所承诺的60%关税。
除了中国之外,东南亚国家普遍被加征40%以上的关税。其中,越南被加征46%的关税,柬埔寨被加征49%的关税,斯里兰卡被加征44%的关税,老挝被加征48%的关税。此次东南亚各国被加征如此高的关税远超市场预期,中国与东南亚对美国的关税差距快速收窄。这同时也给国内的生产商和出口商敲响一个警钟,那就是通过产地转移的方法已无法再规避关税。
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而言,应该更多地拓展美国以外的市场,包括东盟、欧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多元化自身的出口结构有助于规避关税风险。
四、关税是谈判的起点,而非终局
美国将于4月5日加征10%的基础关税,于4月9日加征“对等关税”,当中的时间差留给各国和美国进行谈判。美国财长贝森特明确表明,如果没有报复措施,目前的“对等关税”就是关税的上限。
美国政府利用关税进行谈判的意图非常明显。我们认为可能的谈判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吸引全球企业赴美投资,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此前在对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的时候,特朗普就再三重申,如果汽车厂商到美国建厂,就不会被加征关税。在白宫的网站上,罗列了今年以来全球各个企业承诺在美国的投资计划,总额高达1.5万亿美元,其中包括苹果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软银、OpenAI、甲骨文的“星际之门”项目投资5000亿美元,英伟达投资2000亿美元,台积电投资1000亿美元,微软投资400亿美元等。此外,为了吸引制造业回流,特朗普政府还承诺将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包括放松监管、放开自然资源限制、加快企业投资审批等。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可能使用关税来提振赴美投资,促进制造业回流。
2)降低各国贸易壁垒,促进各国放开市场准入,扩大美国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在特朗普政府罗列出的各国对美关税中,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缅甸、老挝等)对美国的“关税”都在50%以上。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对美国的名义关税有这么高,而是还包括非关税壁垒等测算的综合税率。因此,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美国的关税手段可能希望达到的目的包括对美货币升值、降低贸易壁垒、增加美国商品进口、开发市场准入等,以扩大美国企业的海外份额。
(本文题图来源:新华社)
——
文 | 刘昕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当前海外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需要企业间加强协同,强化有组织的“抱团出海”模式,共同穿越出海路上的风浪。
诺泰生物表示,公司在进行全球布局及覆盖,例如拓展新兴市场,东南亚、南美、俄罗斯等市场将逐步进入放量周期。
市场多元化增强了中国出口的韧性,有助于分散关税壁垒带来的压力
宣言还指出,纠正这一错误政策的时间窗口正在收窄。
中方在会上表示,美国政府近期推出“对等关税”政策,严重破坏国际贸易体系,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对世界经济造成持续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