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用户侧储能项目消防审查、验收等将有规范标准。小布从温州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温州市用户侧储能电站消防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已经正式印发出台,这也是全国首部地市级用户侧储能消防技术导则,意味着我市在储能项目管理工作上再一次取得创新突破。
用户侧储能主要是指应用在广大工商业客户的电化学储能,储能设备可简单理解为一个大型的充电宝,即在电价低时充电,在电价高时放电用于企业生产,从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用户侧储能主要应用于充电站、工业园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用电规律的对象。
据了解,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设计集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共同组织编制《导则》,其间编制专家组分别走访考察了华为、阳光电源、麦田能源等相关企业,充分听取采纳储能设备生产企业意见,并经过公开征求社会意见、部门内审、外部专家联审等必要程序,最终成稿出台。
《导则》涵盖电化学储能站消防设计、施工、安装、消防管理和运维等全过程技术难点,通过规范用户侧储能安全,可加速分布式光伏配储、峰谷套利等应用场景落地,支撑温州等用电大市的电网调峰需求,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此外,针对目前我市市面上微型预制舱式电站占比更大、消防安全隐患大的现状,且国家尚无标准对微型预制舱做要求,我市单独组织编制了《温州市微型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技术导则》,在填补国家层面空白的同时,也解决了温州民营企业微型储能电站消防技术的实际难题。
“国家层面电化学储能消防标准尚不完善,作为首个地市级导则,温州通过细化技术指标(如防火间距、消防设施、消防管理等)为行业提供了可操作的落地规范,进而推动全国性用户侧储能消防安全标准的完善。”据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市里将依托导则的出台执行,优化消防审验流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助力我市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构建“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产业体系,实现“双碳”目标与区域能源转型。
据悉,今年我市聚力推进新能源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加快构建“核风光水蓄氢储”产业全链条,2025年力争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900亿元以上。
通苏嘉甬高铁建成后,将与盐城至南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宁波至台州至温州铁路、沪宁沿江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
从展区来看,电子电气产品、家用电器、汽车配件、五金、工具展区的参展企业,意向金额位居前五。
5个“千项万亿”新建项目二季度陆续开工,总投资110.4亿元、年度投资12.3亿元。
2025年3月28日,“2025企业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碳中和行动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员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通知》直指痛点问题,严禁危害房屋结构安全行为: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如拆除承重墙、扩大门窗尺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