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温州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根据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温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31.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和0.2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延续稳健运行、向新向好态势,经济大盘稳中加固,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经济作物丰收在望
上半年,温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84.6亿元,增长3.1%。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增长4.8%、6.6%、-6.2%和4.9%。经济作物生产良好向稳,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实现“双增”,分别增长2.6%、4.2%;中草药材、茶叶、水果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8%、5.8%和4.6%。渔业养殖形势喜人,海水养殖、淡水养殖产量分别增长6.9%、7.5%。
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
新质生产力聚能增势
上半年,温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1757.2亿元,增长6.0%。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增速保持全省前列。
优势产业筑峰强链,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同比分别增长25.1%、20.0%、13.8%,三大行业合力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个百分点。
新兴动能提速发展,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战新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0%、12.6%、13.6%和14.2%,均高于规上工业增速。
工业出口展现韧性,上半年规上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7%,出口规模10亿元以上的行业中,计算机、仪器仪表等6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服务业向新提质
企业质效同步改善
上半年,温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990.1亿元,增长6.1%。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从重点行业看,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11.2%。企业经营效益稳步向好,1-5月规上服务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金融和房地产开发业)营收同比增长7.6%。10个行业门类中有8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租赁和商务、居民服务、教育等门类分别增长25.9%、10.7%、9.6%。
投资结构不断向优
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7%,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增长5.3%。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青山全球总部、瑞安2号海上风电、文成通用机场新建工程等项目顺利开工。投资结构优化向好,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6.2%,占全部投资比重的21.2%,较上年同期提高5.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能源投资分别增长10.9%、31.8%。
“两重”“两新”政策持续发力,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2.7%,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6.3%。
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多领域发展亮点频现
在“以旧换新”政策、“618”电商大促等综合撬动下,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以旧换新”乘数效应持续放大,限上家电、通讯器材、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5.9%、46.1%和36.4%;其中,1-2级能效家电、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类零售额分别增长60.9%、48.2%、34.0%。线上消费贡献突出,上半年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33.2%,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1个百分点。
业态融合激发消费新动能,“一张机票游温州”等文旅惠民政策叠加演出经济拉动,上半年温州全域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0%、14.1%。
外贸出口保持韧性
贸易空间多元拓展
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95.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总额1287.4亿元,同比增长10.6%。
多元国际市场开拓有力,积极发展“B2B平台+工厂”“B2B平台+市场”等模式,上半年全市对东盟、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持续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9.6%、19.2%、16.9%。出口动能换挡提速,新三样累计出口增长47.9%;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7.7%、占比达到54.3%。
新型业态潜力释放,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4.5%。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金融生态继续向好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23元,同比增长4.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01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85元,同比增长4.7%。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稳步收窄,由上年同期的1.81缩小至1.79。“提低”工程稳步推进,上半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0%。
上半年,温州市信贷结构稳步优化,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4417亿元、239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7.9%,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1.9%。
消费物价基本平稳
工业品价格同比下降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6%。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一涨二平五降”: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涨幅领先,上涨8.0%;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持平;食品烟酒、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类价格分别下降0.7%、0.6%、0.8%、2.8%、0.1%。6月份,CPI同比下降0.4%,环比下降0.1%。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同比下降3.6%。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9%和5.6%,环比分别下降0.2%和0.5%。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发展韧性和活力持续显现。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
2006年至2024年,我国服务外包规模从13.8亿美元增至3138亿美元;我国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由不足6万人增至1696.5万人。
将聚焦商品展销、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夜间经济、餐饮服务、农业休闲等重点领域。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