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 2025)在上海召开。作为全球顶级的医疗器械专业展会,CMEF有“全球医疗风向标”之称,历年来都是GE医疗、西门子医疗以及飞利浦等医疗影像巨头集中展示和发布新品的重要舞台。
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在开幕仪式上表示,GE医疗本次展示的80多款医疗设备产品中,都融合了数字化和AI技术,实现全面智能化;其中,24款全新发布的新品中,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占比高达50%,超过80%的产品均为国产。
此次GE医疗高调展示国产医疗影像设备,正值美国全面发起贸易战的背景。GE医疗等美国医疗公司的在华发展也备受考验。4月4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调查。该消息导致GE医疗当天股价暴跌16%。
GE医疗中国未就最新的反倾销调查向第一财经记者作出回应。但公司称,GE医疗的部分CT球管已经在北京基地实现国产化,并且核心零部件均为国产供应商。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CT球管是CT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目前国内CT设备使用的CT球管大多为进口产品,中国医用CT球管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处于发展期。目前中国本土仅能制造一部分较为低端的CT球管产品,高端CT球管仍以进口为主。
业内人士预计,中国每年新设备对CT球管的需求超过5000根,而替换球管需求更是高达10万根。
另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4月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美资企业代表参会。
在谈到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看法时,张轶昊表示:“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中国市场大开放的大门也会越来越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GE医疗意外公布了张轶昊即将于今年7月1日退休的消息,并任命了前强生中国高管宋为群接替张轶昊的职位。宋为群已于4月1日入职。4月8日,宋为群与张轶昊共同出现在CMEF展台的开幕仪式上。
GE医疗方面表示,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过100年的历史,拥有很强的本土化布局和国产创新实力。
公司认为,这次反倾销调查不会对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华持续推进全面国产化。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的高端化、精细化进程正在提速。
中国医用CT球管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处于发展期。受进口产品冲击,国内产业经营困难,产业竞争力受到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