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7 日,特朗普关税政策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全球金融市场,引发 “黑色星期一”,市场陷入剧烈震荡。在这波汹涌的市场波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全球贸易格局和产业链布局又将何去何从?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在这场风暴中调整投资策略?带着这些疑问,第一财经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洪灏。
谈及此次全球金融市场 “黑色星期一” 的爆发,洪灏指出,当日美国期货夜盘及亚洲盘遭受强大抛压,恒生指数成分股中的科技股开盘暴跌超 11%,创 2020 年 3 月以来最差开盘表现,恒生指数更是大幅下跌 2000 点,上次如此大幅下跌还是在疫情期间,可见市场抛压之沉重。此次市场波动的主因是特朗普不顾各方反对,执意对全球多国加征不合理关税,尤其是针对主要贸易伙伴。这种单边主义行径不仅引发广泛市场压力,也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对。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七年的贸易结构调整,中国出口集中度已显著分散,在贸易摩擦面前有了更坚实的应对底气,其反制措施也对美国股市产生了明显压力。
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格局和产业链布局的影响,洪灏分析,短期内,关税问题充满不确定性。虽然美国已启动关税征收程序,但由于此次关税调整幅度大,理论上存在谈判空间。然而,欧盟、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纷纷决定反制,使谈判进程变得复杂,周期也被拉长,此时探讨贸易格局重塑和产业链重构还为时尚早。近年来,全球贸易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像中国已不再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不少中国企业为满足美国市场需求,将部分出口制造基地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等低成本地区。从短期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其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制造业全面回流美国也难以实现,特朗普推动制造业回流的想法有些操之过急,这从美国股市面临的巨大抛压中可见一斑。长期来看,全球贸易格局有望形成欧洲、美国、中国主导的三极化态势。中国凭借与东盟国家的紧密合作和强大制造业,持续拓展国际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欧洲预计会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达成进一步协议,但这需要时间。
在投资策略方面,洪灏建议普通投资者,在市场剧烈下跌、陷入无序状态时要保持冷静。真正适合买入的时机是资产价格合理、基本面改善且流动性充裕之时。市场走势充满不确定性,下跌趋势可能延续,价格高低不是买卖的唯一依据,投资者需谨慎判断。普通投资者资金量和抗风险能力有限,相比之下,右侧交易策略更为稳妥。以 4 月 7 日香港市场为例,开盘时指数 ETF 在 30 分钟内出现大额买入,南下资金买入量远超年初平均水平,他认为这大概率是“国家队”维稳市场的动作,“国家队”的操作分担了部分市场下跌压力。普通投资者要在市场震荡时保持耐心,等待更合适的投资机会。他还表示,中国在贸易谈判中针对美方霸凌手段采取的应对措施,旨在维护国家利益,预计会逐步发挥积极作用。
短期内伴随美国经济前景恶化,美联储紧急降息的可能性很小。
分析人士指出,德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对其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当前,美方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正成为多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源。
①美股上周反弹 市场看涨指标出现强烈信号 美银仍建议逢高卖出;②金价遭遇重挫 黄金ETF惨遭大量流出 黄金快速回调就是建仓良机?③诺和诺德赢得重大法律胜利:多款仿制药被禁售。
报道称,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的首席执行官直截了当地对特朗普发出警告,称其关税和贸易政策可能扰乱供应链,提高物价,并且让美国民众的货架变得空空如也。
卡尼称,特朗普“想打垮我们,这样美国就能控制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