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近日,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在阳江技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华南地区首个专注于核电运维人才培训的产业学院,标志着该地区在核电人才培养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由阳江核电、阳江技师学院以及多家核电产业关联企业等9家单位共同组建。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该学院致力于推动核能行业人才培养,14名核电领域骨干人才被聘为“特聘教师”,首批180名学生进入“校企双制班”。
据阳江核电大修部经理王军介绍,构建“政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可进一步打通“产业需求-教育培养-人才输送”的全链条,让课堂对接车间、实训对接实战、毕业证对接技能证,实现人才培养和区域产业集群、企业需求全方位融合,助力清洁能源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核能是阳江市清洁能源发展的支柱产业,6台机组近年来保持高端安全稳定运行,总体运行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平,生产管理经验获评全国质量标杆,已累计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超过3800亿度的清洁电力。
阳江核电产业是广东核电产业的缩影。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底,广东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数和装机容量均在全国排名第一。其中,装机容量高达2300万千瓦。
目前,中国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8个省份,自北向南依次是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而在核电装机容量上,紧随广东之后的是福建,其次是浙江、辽宁、江苏、广西、山东、海南。
2024年,全国有6台核电机组实现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标志着这些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总装机容量达到740.8万千瓦。
此外,核电项目的核准速度也持续加快。2024年,全国共核准了11台核电机组,连续3年核准机组数量超过10台。 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总数已达102台,总装机容量高达1.13亿千瓦,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
今年4月2日,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在《学习时报》撰文介绍,到2030年预计将全部投入运行,另外还将有一批机组在建,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大规模。
据董保同介绍,当前业界正在加强核电站的运行管理和维护、降低非计划停堆次数、提高核燃料燃耗、延长换料周期、延长核电寿期、提升核燃料组件质量与可靠性等,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核电产业将需要更多的运维人才来支撑其持续发展。
病例分布在佛山2770例,广州65例,东莞、中山各11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梅州5例,珠海、惠州各4例,潮州2例,阳江、云浮各1例。
基孔肯雅病毒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输入到我国,加上我国也有这种疾病的传播媒介——伊蚊,就会引起在本地传播。
截至6月末,广东辖内房地产贷款余额5.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高于全国;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7.30%、1.17%。
在“AI+医疗健康”的新赛道,深圳正全力打造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锋城市,在医疗健康领域推出近450个真实应用场景。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庄乐从称,广东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