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发全员信,回顾了创业两年来的成绩和不足。他称前两年行业质疑认为医疗AI没有这么快到来,2025年大洋彼岸美国的投资热潮已经涌向医疗AI。上个月,比尔盖茨预测AI将取代医生,Bloomberg更预测苹果将于2026年推出AI健康教练替代真人医生。
他同时反思工作的若干不足。如两年的长途奔袭,战线拉得过长,不够聚焦。从通用基础模型,到医学增强的推理模型,到百小应和AI医生应用,再到过早进入商业化,极大增加了组织的复杂度,没有足够透传在医疗上的决心和路径要求,进而部分团队工作目标出现了摇摆和偏差。
王小川表示,接下来将围绕百小应、AI儿科、AI全科、精准医疗四个上述方向专注聚焦,减少多余的动作,深度思考,坚定不摇摆;需要减小组织的复杂度,更扁平、更少层级,让公司信息和决策更通畅。(一财科技)
2017年8月,腾讯发布了AI医学影像产品“觅影”,标志着其正式进军医疗领域。
英伟达与Palantir达成合作,推动AI实战化。
MiniMax宣布:正式开源并上线MiniMax M2。
美国商业人工智能公司Uniphore完成2.6亿美元F轮融资,英伟达、AMD等参投。
英特尔公布新款GPU Crescent Island;Nscale计划为微软在德克萨斯州建造大型AI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