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财社论:要想方设法让消费旺起来

第一财经 2025-04-15 22:15:43 听新闻

作者:一财评论员    责编:刘菁

当前出口转内销所面临的最具现实性的问题,还是有效需求不足。

连日来,商务部以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最新政策举措,稳外贸扩消费,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推动内外贸联动;同时,一些平台企业也开始为外贸企业的内销大开方便之门,共同帮助受到关税问题冲击的外贸型企业来做好“出口转内销”。

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使我国出口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因为只要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就能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一直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坚实后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8.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5%,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并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等一系列举措。这些都为外贸企业的出口转内销打好了基础。

当然,出口转内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触动外需市场痛点的商品,不一定就能触动国内市场需求痛点,要真正做好出口转内销,产业生态链还有一个适应性调整的过程。尤其是定制化需求、消费的多元化、个性化偏好已然成为内需市场标配。

当前出口转内销所面临的最具现实性的问题,还是有效需求不足。

最近几年的国内市场中,不少行业在内卷、价格战中鏖战。就有效盘活内需市场,各种建议建言迭出,指向也比较具有一致性,如呼吁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增加公共民生投入、强化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等。

扭转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根本上需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将天平向居民倾斜。中国目前已处于丰盈经济,这就要求初次分配回归小河有水大河满的逻辑,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需要积极有效推动政府放权让利的改革,推动降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改革,提高所得税的税前抵扣标准;同时,积极探索增值税渐进退出的改革,营造有利于消费驱动的财政税收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做大消费蛋糕。

同时,通过再分配制度改革,做实社会防护型保障体系,从制度上为人们提供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加大国有股权划拨社保体系的规模、力度和频率,真正实现国有资产从生产支持型功能向消费支撑型功能转型。这样将有助于充实养老金缺口,可以极大提高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人们解决后顾之忧。

二是搭建国资收益权支持消费的制度框架,实现国企改革与消费变革相向而行。例如将国企一定比例的年运营利润,用于向所有居民发放现金分红。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而且将有助于完善国企改革,强化对国企经营管理层硬约束。

同时出口转内销的有效推进,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消费型营商环境。国内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深层原因就在于缺乏消费敬畏。

其中有两个问题亟待克服。一是市场信用重构重塑问题,内需市场的回款难、三角债问题亟待有效纾缓,需要注入敬畏客户和敬畏消费的能量,尽力摒弃长期的生产供给端运营思维,在整个社会培养良好消费文化信念。

二是对消费者保护的制度保障有待完善。出口转内销要做得好,不是简单将商品转到国内市场完事,而是要思考如何让国内消费偏好真正成为中国制造的指挥棒和调配器。这就要求在消费市场引入集体诉讼、辩方举证制度等,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真正为消费者提供强有力的权利伸张工具箱,让消费者积极主动展示自身真实显示偏好。而只有国内消费者的真实显示偏好得到充分展示,才能指引制造业进行相应的生产和创新,使得生产活动健康开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面对外部不确定性,中国不仅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反制,更要以厚德载物的胸怀去呼唤拥抱合作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需要外求,而且更需内聚。真正做好自己的事,真正营造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动力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经济方能如向阳花木迎来春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探秘二次元商场:二次元拯救线下零售?|2025消费趋势跟踪

上海二次元商场已从亚文化走向主流,成为商业与消费融合的新兴力量。

104 06-25 19:58

“消费驱动”如何助力中国经济新增长

历史经验与大国发展规律昭示我们:可持续且有韧性的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内需基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生产力持续释放的高质量制度体系之上。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中国的战略选择已日益清晰——必须以消费升级为核心工具,以科技创新和精准有效投资为关键支撑,以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为根本保障,三位一体协同发力,共同构建以内需为主体、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新引擎。

131 06-10 15:26

“消费”与“投资”,不是一道简单的单选题

可以将未来的投资部分导向“消费端”。面向消费端的投资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效率、释放消费潜力、激活市场活力,是打通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关键。

152 06-09 20:35

深圳出台“扩消费39条”,这些提法有新意

在消费产品方面,《方案》聚焦人工智能终端、全屋智能、现代时尚、户外装备四大类产品提出支持举措。

228 06-08 14:04

滕泰:中国消费是不是全球第一,重要吗?

消费的意义从来就不是“打败谁”,而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有能力体面地花钱、放心地消费。

343 06-05 12:1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