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间,中国石化(600028.SH)披露一季报,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9%至7353.5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7.6%至132.64亿元。
国际油价下跌或为公司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在合并利润表项目中,中国石化一季度资产减值损失2.1亿元,公司称系原油价格下跌导致部分存货跌价,损失增加;此外,公司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69.9%至16.47亿元,亏损38.25亿元,中国石化称系受套期保值业务盈亏变动影响以及部分联合营公司效益有所下降。
对国内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来说,为何原料成本下降,业绩却出现下滑?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炼油商为了能平稳安全生产,事先通常会保持满足一定时期加工量的原油库存,而从原油采购到加工成产品销售,这一周期往往存在2-3个月时差。今年一季度国际油价宽幅震荡,布伦特主力合约价格从1月中旬的年内高点83美元/桶跌至3月末72美元水平,由此造成存货贬值。
据中国石化统计,一季度国内成品油需求同比下降4%;化工品需求虽保持增长,但毛利处于低位。受此影响,公司一季度原油销售价格同比下滑5.2%至71.5美元/桶,自产天然气销售价格同比下滑3.5%至1.91元/立方米;原油加工量同比下滑1.8%至6213万吨,柴油产量同比大降13.9%至1270万吨。
这进一步导致,中国石化四大业务板块中,勘探及开发、炼油、营销及分销三大板块息税前利润分别同比下滑8%、65%、44%,至136.31亿元、23.93亿元、48.67亿元。化工板块虽然持续亏损,但比上年同期缩窄了2.88亿元,至-16.09亿元。
关于化工板块业绩“回暖”,中国石化称,公司紧贴市场需求,以效益导向优化原料、装置、产品结构,大幅提升装置负荷,增产盈利产品;同时加大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一季度,公司乙烯产量386.1万吨,同比增长17.7%;合纤单体及聚合物产量259.6万吨,同比增长27%。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中国石化营销及分销板块中,加气站业务有较大提升,公司车用液化天然气(LNG)零售量同比增长116%达20.5亿方。
“这两年天然气重卡市场发展迅猛。”在近日举办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上,清燃智库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黄庆表示,天然气重卡销量占不同动力类型重卡销量比重已由2022年的8%升至2024年的28%,“从环保和经济性角度考虑,预计仍会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国内3月更新老旧营运货车报废通知,将补贴范围扩大至天然气车辆,行业预计天然气重卡和新能源重卡将依托政策倾斜加速替代。据“三桶油”方面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燃气重卡销量同比增长4%达4.7万辆。
由于国内天然气产销量增加带动相关经营利润增长,中国石油成为“三桶油”中唯一实现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的企业。
中国石化回应投资收益同比减少38亿元:系衍生品结算会计表现及下游联合营公司业绩影响
“对等关税”下,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受损在50万桶/日左右,2025年国际油价主流运行区间将下移至60-70美元/桶。
双方将共同探索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特种聚合物以及商业航空、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材料解决方案。
易捷“外贸优品”项目已开放绿色招商通道,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引入后,可以通过中国石化易捷便利店网络、线上商城等线上及线下资源,推广并销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