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季度三大顶刊发文创新高,上海加快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

第一财经 2025-04-30 20:20:54 听新闻

作者:金叶子    责编:杨志

加大基础研究建设之外,上海也在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作为全国三大国际科创中心之一,上海2024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11%左右,高于全国6.91%的水平。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也正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主线,加快向“强功能”跃升。

上海市科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发表论文合计45篇,占全国总数(154篇)的29.2%,创下历史新高。

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一直被摆在重要位置。

4月29日,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在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作汇报时称,2023年上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到216.4亿元,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从2021年的9.77%上升至2023年10.6%,2024年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预计11%左右。与此同时,上海科研力量积极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年达到5037项,共获资助金额34.26亿元(较上年增长2.7%)。

逐年增加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也体现了在成果上。

近年来,上海科学家在国际顶尖期刊上的成果占比显著。上海市科委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上海科学家发表于国际三大刊的论文数量不断攀升。2024年,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期刊发表论文158篇,占全国总数的29.6%。

基础研究成果频出的背后,上海正完善基础研究资助机制和管理模式,鼓励科学家闯“无人区”。

具体来看,上海近几年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支持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等机构以选题为核心,引导科研团队挑战高风险高价值的研究课题,深耕有潜力带来科学重大发现或技术巨大突破的原创性研究。

上海市科委介绍,上海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致力于推动“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支持这类愿意潜心科研的科学家开展前沿性、颠覆性、开创性、突破性研究。

去年11月,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遴选出首批“尚思探索学者”,20位上海青年科学家入选,分别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等单位。目前,已开展“尚思学者”遴选工作,建立以5年为周期的接续支持和国际小同行评价机制,支持科学家潜心从事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今年3月17日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的论文,就是两位“尚思探索学者”合作取得的成果。

加大基础研究建设之外,上海也在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2021年上海市科委与相关企业发起设立“探索者计划”。去年底,上海发布最新“探索者计划”立项通知,合作企业从2021年的2家拓展至12家,其中民营企业7家,它们中有中国商飞、上海电气、上海核工院等研制“国之重器”的企业,也有上海合成生物产业协会等未来产业组织。

骆大进介绍称,探索者计划目前已资助相关研究157项,进一步发挥了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

谈到接下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重点,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表示,市科委将聚焦“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主线,进一步增强科技布局的战略性敏捷性,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实现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向“强功能”跃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