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的上海中心大厦,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简称“50人论坛”)开幕在即。
自2020年创办以来,“50人论坛”这一平台不断进阶:从青年人才的交流场域,跃升为贯穿青年创新创业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的公共服务产品。当前,上海正在积极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搭建逐梦未来的大舞台。
谋事:破解青年创新创业堵点
融资难融资贵、缺乏专业的创业辅导服务、亟需展示成果的舞台……面对创新创业路上的诸多共性问题以及细分赛道的个性化需求,上海依托丰富的科创资源,积极打造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科技型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缺乏抵押物的特点,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不匹配,如何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瞄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期、从1到10的成果转化期和从10到100的产业发展期,上海正探索形成“股权投资专注早期、科技信贷产品创新、资本市场支持壮大、科技保险保障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和全景化服务。
例如,为助力创业团队获得“第一桶金”,上海组建了总规模达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该基金具有“政府引导、长期支持、宽容失败”的特点,基金期限长达15年,并且可根据情况延长3年,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帮助原创引领技术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针对青年人才们普遍关注的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第六届“50人论坛”将创新打造以“科创项目融资”为主题的“上海青年科创嘉年华”,提供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投融资服务。“论坛现场云集百家创业项目和百家投资机构,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和前沿科技三个赛道,旨在打造‘伯乐’与‘千里马’的大集会和‘近距离’‘高交互’的展示交流平台。”论坛承办方、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郭加广说。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务实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已成为‘50人论坛’的鲜明特点。”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陈凯说。从成立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到发布上海“创新创业十大优秀案例”,再到启动“上海创新创业十大研修营”,推出首批7个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基地,“50人论坛”的组织形式、服务内容、覆盖范围不断升级,实现了从1.0版到2.0版、再到2.0升级版的不断突破。
干事: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最低的工业百元营收成本、大工业平均电价同比下降6分钱、便捷的物流体系和不断压缩的时间成本……今年3月举行的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有力打破了“上海创业成本贵”的刻板印象。
渤因生物是一家坐落于张江药谷、致力于开发基于非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的科创企业。“我们经常使用张江药谷平台技术服务中心的仪器做实验。这里不光有设备,还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免去了中小企业创业初期购买大型设备的压力。”渤因生物创始人潘雨堃深有感触地说,“在上海,我们还可以拿到市区两级的创新券补贴,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
生于斯长于斯,科创企业在上海茁壮成长的同时,也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反哺”上下游伙伴,形成良性循环。无问芯穹是一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自落户徐汇“模速空间”后发展迅速,不到2年时间就已成长为备受瞩目的潜力独角兽。今年2月,无问芯穹联合“模速空间”等多方推出算力生态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免享即申”的100万元等价算力礼包。“我们希望让算力使用起来像水、电、煤一样便捷。”无问芯穹CEO夏立雪这样描述公司愿景。
事实上,张江药谷和“模速空间”都属于第五届“50人论坛”发布的首批7个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模速空间”汇聚的100多家大模型企业中,28岁以下从业者占比达三分之一。
这些位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人才密集区域的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通过成立青创联组织,在资金、场地、居住、子女教育等方面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发挥“孵化器”“加速器”“连通器”功能,努力建设全球青年来沪创业、融入上海的“第一站”。
上海各部门、各区也行动起来,围绕“50人论坛”推出矩阵项目。从主论坛到分论坛、研修营、圆桌会,再到覆盖上海的创新创业基地,“50人论坛”以空间为纽带,形成了“皓月当空、满天星斗”的矩阵网络和联动格局,让更多的青年创业者“在任何角落都能找到舞台”,推动形成“1天论坛+365天热度”的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成事:帮助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兴。上海始终相信青年、拥抱青年、成就青年,连续三年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不遗余力为青年人攀登高峰提供助力,让年轻人在上海更好地施展才干、成就梦想。
“自2020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我每年都参与论坛及相关活动。” 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理事、上海寰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逸回忆说,“每一届论坛都让我受益匪浅,收获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019年8月,由寰泰能源投资建设的一个哈萨克斯坦光伏电站正式并网运营,成为企业在中亚地区首个实现并网的新能源项目。截至目前,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并网、已建、待建新能源项目共计17个,总规模近2GW,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清洁能源开发商之一。
位于张江科学城的低空经济企业御风未来创始人谢陵有同样感受。2023年,谢陵参加第四届“50人论坛”,向外界介绍了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发展前景。当时,eVTOL还是新鲜事物。随着低空经济“起飞”,2024年进博会上,御风未来签下100架意向订单。如今,御风未来正在积极推进M1B型飞行器的适航取证工作,尽早开展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特定场景的试运营。
从2020年至今,“50人论坛”连续举办了六届。六年来,“50人论坛”对青年群体的辐射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树立了青年创新创业的一面旗帜。一批批青年才俊在此结交创业伙伴、链接创新资源,进而登上更大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前五届论坛参与者中,已有37家企业跻身“专精特新”,8家登陆科创板,众多企业从“破土新苗”成长为“行业大树”,印证了“青年与城市共成长”的良性互动。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当黄浦江的晨光再次照亮上海中心大厦的玻璃幕墙,这座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故事,还将续写新的篇章。
5月10日9时—17时,“浦江同舟”微信视频号与第一财经等平台将联手出“Y50大放送”伴随式直播,为您带来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的主旨演讲、政策解读、科创嘉年华等精彩内容。
鼓励各类市场机构承销、投资、做市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考核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鼓励他们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5月10日,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即将拉开帷幕。
《海陵区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十条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