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预计将有10余条高铁超2500公里线路建成投运。目前,今年第一条将要开通的高铁已经确定。
5月9日,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下称“渝黔高铁”)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渝黔高铁于今年3月9日开始联调联试,在运行试验结束后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开通,成为今年开通的首条高铁线路。
今年投产高铁将超2500公里
渝黔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正线长度约250公里,全线共设车站7座,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建成后,重庆主城区至黔江区的列车旅行最快时间将从现在的4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
按照高铁建设流程,渝黔高铁是目前在建的最临近开通的线路。另外还有10条高铁线路也正在以年内建成投运为目标做准备。
5月4日,沈阳至长白山高铁全线铺轨施工圆满完成,为全线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沈白高铁正线全长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东北东部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月18日,西延高铁全线铺轨正式启动,标志着西延高铁建设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线路全长299.8公里,建设标准为双线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今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西延高铁年内建成投运。
同一天,内蒙古高铁公司召开一届六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提出,2025年要全力做好六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2025年实现包银高铁包惠段建成通车。包银高速铁路包惠段线路长度420.196公里。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建成开通广湛高铁。根据官方资料,广湛高铁是广东史上最长高铁,它将串联广州、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7座城市。正线全长约401公里,设计行车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广州到湛江90分钟可达。
梳理各地官方信息,广西境内南凭高铁崇凭段(82公里)已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湖北境内的武汉至宜昌(313公里)、襄阳至荆门(117公里)高铁已经进入静态验收阶段,浙江境内杭衢高速铁路建衢段(131公里)和贵州境内盘州至兴义高铁(98公里)等预计年内通车。
这些有官方明确信息的线路合计已经超过2500公里。另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网站,去年12月31日召开的2025年联调联试动员会显示,2025年,将开展渝黔、沈白、包银、广湛等约2600公里的高速铁路联调联试。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目标为16.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5万公里。
第一财经梳理,2020-2024年,国铁集团投产新线分别是4933、 4208 、4100、3637和3113公里,其中,高铁分别投产2521、2168、2082、2776和2457公里。也就是说,今年高铁投产里程至少将超过去年。
新增两个“市市通高铁”省份
去年荆荆高铁和南玉高铁通车后,湖北和广西先后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的目标。今年这些高铁线路的通车将改善众多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结束一些市县不通高铁的历史。
今年1月16日,贵州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贵州将建成盘兴、瓮马铁路南段,实现“市市通高铁”。届时,全省高铁通车里程将突破1900公里。截至2024年,贵州除兴义之外8个市州中心城市开通高铁。
今年4月,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辽宁省交通厅透露,今年,辽宁将加力提速推进沈白高铁项目建设,力争提前建成投用,切实实现全省“市市通高铁”目标。目前,辽宁唯一不通高铁的城市是抚顺,沈白高铁建成通车,辽宁就“市市通高铁”。
截至2024年,全国有10个省份“市市通高铁”。今年新增贵州和辽宁两个省份之后,全国就有12个省份实现了“市市通高铁”。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技术标准,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以上。但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铁路也纳入到高速铁路网中。一些省份在统计高速铁路里程时,将时速200公里的铁路也列为高速铁路。
其中,江苏省目前并非完全实现市市通时速250公里高铁。泰州市利用宁启铁路即南京到启东的铁路进入全国高铁网,泰州开行有到北京和上海等地的高铁动车组,但是,宁启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南通到启东路段时速为160公里。
因此,如果按照时速达到250公里的技术标准来看,截至目前,“市市通高铁”省份只有福建、安徽、江西、河北、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和广西等9个省份,贵州和辽宁则是第10和第11个。如果从广义高铁来看,“市市通高铁”省份就还有江苏省,达到10个,贵州和辽宁就是第11和第12个。
通苏嘉甬高铁建成后,将与盐通高铁、沪宁沿江高铁、沪宁城际铁路、沪昆高铁、甬台温铁路等多条线路相连。
“质量增信”成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质量强链中的关键策略,将质量提升与企业信誉建设紧密结合。
有机构研报称,铁路投产新线带来新增需求;动车组、机车、信号设备等都进入到了维保更新周期,进一步增强了设备端需求的确定性。
目前有21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100元及以上,有8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或超过2300元。
今年以来民航“以价换量”特征依然明显,“旺丁不旺财”的态势仍在延续,航空公司的经营效益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