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有利的政策及市场环境下,熊猫债券市场不断提质扩容,市场规模屡创新高,展现出全球资本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与青睐。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巴西央行行长加利波罗共同出席主题为“深化金融开放 共创中拉合作新篇章”的中拉熊猫债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潘功胜表示,近年来,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不断深化,熊猫债市场创新日益活跃,制度安排愈加国际化,资金使用更加便利。中方欢迎更多拉美国家来华发行熊猫债,共享市场发展机遇。
熊猫债券是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发行人民币债券,熊猫债市场正式启动。
此后,在一系列政策的积极推动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以来,为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进程,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加大熊猫债市场推进力度,2016年熊猫债年发行规模一举跃升至约1300亿元。
2018年9月,人民银行联合财政部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为熊猫债提供了更加透明、稳定的政策环境,此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2022年以来,随着市场利率环境的改变以及熊猫债管理机制的优化,熊猫债市场发展速度加快。2024年,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券年度发行量约1858亿元,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今年前4个月,熊猫债累计发行规模622亿元,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如今,熊猫债正在成为国际知名机构的重要人民币融资渠道。近年来,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新开发银行(NDB)、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国际开发机构,匈牙利、埃及等外国政府,以及奔驰、宝马、大众、巴斯夫、书赞桉诺等知名跨国公司相继进入熊猫债券市场。熊猫债发行主体涵盖国际开发机构、外国政府、境外金融机构及非金融企业等各类型机构,区域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五大洲。近期,拉美、非洲地区发行主体先后实现破冰,熊猫债券助力中拉、中非等国际金融合作成效持续显现。
业内专家认为,融资成本优势与持续优化的制度安排为熊猫债市场加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熊猫债券募集资金用途广泛,既可以用于境内项目建设及业务发展,也可以用于海外运作,为发行人在国际市场展业提供低成本资金。
近年来,中国债券利率水平相对较低,熊猫债融资成本优势不断强化,不少发行人已经将熊猫债作为境外直接获取人民币的重要融资渠道。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动优化熊猫债券发行管理,在发行机制、信息披露、可持续发展、资金使用等方面为境外发行人提供便利,市场创新持续深化,进一步巩固了熊猫债券的吸引力。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3397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098亿元,同比多减2311亿元。
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三大板块成为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
对被告人李鹏新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万马股份、电工合金、方正电机,净买入金额分别是1.22亿元、8841万元、6035万元。
万马股份今日跌停 二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1.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