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国际油价震荡回升后,随着近日供需两端利空压制袭来,5月14日起国际油价再迎回调。
5月15日开市后不久,国际油价急速下跌。截至12时55分,美国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报61.72美元/桶,跌超2.2%;英国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报64.66美元/桶,下跌2.15%。
消息面上,在供应端,美国与伊朗关于核问题的谈判出现积极信号。中国新闻网5月15日消息,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伊朗最高领袖的高级顾问阿里·沙姆哈尼(Ali Shamkhani)表示,伊朗准备在一定条件下与美国签署核协议,承诺永不制造核武器,销毁可用于武器化的高浓缩铀库存,同意只将铀浓缩至民用所需的较低浓度,并允许国际核查人员监督这一进程,以换取立即解除对伊朗的所有经济制裁。
欧佩克+(OPEC+)方面,该组织自4月起正式启动拖延已久的复产进程。虽然哈萨克斯坦、伊拉克等国限制产量以弥补早先产量过剩,导致同意增产的八个国家4月只增加了2.5万桶/日原油供应,远低于计划的13.8万桶/日。但OPEC及其合作伙伴已决定5月至6月每月增产41.1万桶/日。成员国将在6月1日召开会议确定7月产量。高盛集团预计,各国将同意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增产约41.1万桶/日。
需求侧,考虑到一季度关税影响和需求数据,OPEC昨晚发布的月报维持今明两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不变,即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130万桶/日,2026年为128万桶/日;OPEC还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2.9%(之前为3%),维持2026年预测为3.1%。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个月的月报中,OPEC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下调石油需求预期,将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2024年增长量预期从145万桶下调至130万桶,将2026年增量预期从143万桶下调至128万桶。
“短期看,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交易逻辑正在发生变化。”隆众资讯石油分析师李彦解释称,利好来自美国关税政策压力减弱、美国对产油国的制裁政策延续以及中东局势存在不稳定性,而利空则是OPEC+维持增产立场、美伊局势有望缓和及全球石油需求疲软。
正信期货研究院表示,全球贸易冲突缓和带来的油价向上驱动落地后,后续油价或将主要被地缘局势和OPEC+产量情况所引导,地缘局势趋缓以及OPEC+增产带来的中长期供应过剩矛盾仍难缓解,预计油价将在短期震荡修复后,中期重心回落,在55美元-65美元区间震荡。
分析机构称,后市OPEC+增产带来的利空氛围仍在,且美俄领导人即将会晤,俄乌局势有缓和契机,叠加全球经济表现依然疲软,预计下一轮油价下调概率较大。
分析机构称,后市OPEC+仍将维持较大增产力度,地缘局势整体也趋于缓和,且美国关税问题依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下调的概率较大。
行业人士预计,在地缘局势可控情况下,下半年油价将在需求疲软及供应过剩预期中承压运行。
全国大多数地区柴油价格将降至7元-7.2元/升,92号汽油零售价降至7.4元-7.5元/升,仍保持在7元水平。
全国大多数地区柴油价格将升至7.1元-7.3元/升,92号汽油零售价升至7.5元-7.6元/升,仍保持在8元以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