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抢占低空经济制高点,这些大省谁能争先?

第一财经 2025-05-20 20:16:16 听新闻

作者:李秀中    责编:姚君青

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区域产业竞争的新热点,东部和西部几个大省都在抢先卡位。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最具市场前景的产业之一,低空经济正在吸引各地争相布局、加码支持。

近日,四川发布了《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低空政策》),明确16条政策措施,涵盖基础设施、场景应用、科技攻关、低空制造、专项基金5大板块;每年统筹安排3亿元省级资金,专项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低空政策》发布后的第二天,四川又举行了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暨产品发布会,发布了7款“四川造”低空产品,其中包括面向低空出行的全国首个载客运输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AE200“飞行汽车”;同时,还发布了8条四川低空运输航线。

不只是四川,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区域产业竞争的新热点,东部和西部几个大省都在抢先卡位。

四川全力出击

实际上,四川是低空经济的探索者。早在201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批复同意在四川省境内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四川是全国首个试点省份,获得了3000米以下空域试点的权利,试点空域内飞行计划报批由审批制改为报备制。

自2017年试点以来,四川不断探索空域运行管理新模式,盘活低空空域资源,奠定了低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目前,四川已拥有包括彭州、自贡空域在内的7800余平方公里的试点空域,已经成为国内无人机研发、试飞、运行的重要场景和规模化引擎。

四川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骆玲向第一财经表示,低空经济是四川抢抓战略新兴产业最重要的新赛道之一。作为第一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四川低空经济的整体实力在全国居于第一方阵,其优势主要在于政策支持力度大、地形条件丰富、产业基础强等。

具体来说,骆玲表示,四川不仅从省一级到市一级都出台了支持政策,加码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就是,全省21个市(州)从平原、丘陵到山区,地形地貌条件丰富,因此应用场景特别丰富。

骆玲还提到,四川低空经济产业基础强,体现在四川无人机产业门类多、能力强,不仅有消费级的,军事和工业无人机尤其强,还有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比如中航无人机、腾盾、纵横和沃飞长空等。

目前,四川已汇聚200多家低空装备制造企业、69家通航企业、1419家无人机运营企业,通航有人机保有量全国第一。

去年6月,四川发布了《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建成20个通用机场和1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实现支线机场通航全覆盖,试点城市低空监管、服务、应用一体化信息平台建成投用,低空空域分类划设和协同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通航装备制造、低空飞行运营等领域各培育形成3~5家行业领军企业。

四川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胡玉清在前述发布会上表示,四川规划的报备空域超过40万平方公里。初步估计,2026年底,全省低空报备空域将实现21个市(州)全覆盖,年飞行量超25万架次、13万小时,相当于2024年的5倍。

为了促进这一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低空政策》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去年的《意见》提出,每年统筹2亿元省级资金支持,今年的《低空政策》将这个规模提高到了3亿元。其中,支持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最高奖励2000万元,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低空经济专项基金。

东西竞争

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巨大的市场吸引各地政府和企业抢先布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也表示,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实际上,去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各地就纷纷出台低空产业促进政策,抢先布局。

比如,江苏省印发《关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运转高效,低空经济发展规模全国领先。到2030年,智能互联、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低空设施网基本建成,覆盖上中下游的特色产业链基本形成,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广东也在去年发布《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到2026年,低空管理机制运转顺畅、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产业规模不断突破,推动形成低空制造和服务融合、应用和产业互促的发展格局,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赛迪顾问发布的《“十五五”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及落地策略》指出,中国低空经济近八成的产业资源聚集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聚集了全国53.2%的产业资源,且仅广东一省就聚集了全国20.6%的产业资源,以四川和陕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聚集了24.8%的产业资源。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编制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提到,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四川省位列第一梯队,这些地区在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应用场景等方面具备较强的实力。

事实上,低空经济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步阶段,产业还远没有成熟,区域格局也还没有形成。

骆玲表示,从各地的信息来看,无论是经济和产业基础好的地方,还是相对弱一点的地区,都在布局这一产业,因此产业存在一定同质化的问题。

此外,具体到地方,骆玲认为,相比广东,四川产业能级偏弱,虽然纵横工业无人机实力强,但是销售规模与大疆差距较大;还有应用场景的开发利用拓展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很多项目依赖政府投资,市场化机制拓展市场、打造场景还不够,而大疆等在消费级领域已经实现市场主导。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推动做好低空经济发展专题会议,明确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等方面关系,谋划编制好低空经济发展“十五五”相关规划,全面筑牢安全底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因地制宜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