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期间,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多家中国企业与海外石油天然气公司签订液化天然气(LNG)合作协议。
5月22日,bp中国官方公众号宣布,bp与浙能集团在5月21日签署LNG长期购销协议,以到岸交付方式向浙能集团提供为期10年、每年最大供应量100万吨的LNG资源。
这次合作是bp与浙能集团继设立合资公司开展LNG销售业务后的又一重要标志。2023年,bp与浙能集团旗下天然气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成立英能公司,通过槽车运输销售LNG。次年7月,英能公司首车LNG正式出车;3个月后,bp通过温州接收站实现对浙能的首船LNG交付。
大会期间,珠江投管集团、广州燃气也先后与欧美公司签订LNG长协。珠江管投集团在5月20日与康菲石油签署了为期15年的LNG长协,该协议为集团的首份LNG长协。珠江管投集团是国内最早从事大型能源与基础设施投资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集团称将以本次协议为契机,推进天然气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提升天然气资源投产能力与产业链控制能力,加快构建多元化、稳定化的国际资源体系。
其后,广州燃气集团于5月21日与总部位于瑞士的大宗商品贸易商Mercuria能源贸易公司签署LNG长协,以提升广州燃气的气源保障能力,扩大清洁能源应用规模。
“在天然气产业链构建层面,签署长协将稳定气源供应、平抑价格波动风险,并通过锁定长期量价机制,增强资源调配效率,保障下游需求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广州燃气集团方面指出,稳定的长期气源还将为基础设施投资经营提供有力支撑,助推产业链协同发展。
近年来,局部地区地缘冲突不断扰乱全球能源供应格局,能源安全和经济可负担性成为各国在制定能源决策时的首要考量,而锁定长期量、价机制的LNG长协便开始成为各国进口商的“香饽饽”。例如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二年,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就陆续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为期27年、年供应400万吨的LNG长协,以锁定资源供应。城燃企业佛燃能源(002911.SZ)也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与美国切尼尔能源签署公司首份FOB(离岸交易)模式长协,预计2028年后起供,每年供应约4500万百万英热(约86万吨)LNG,为期20年。
记者注意到,受近日欧盟宣布彻底“断绝”自俄罗斯能源进口消息影响,国际LNG价格再度迎来震荡局面。据咨询机构睿咨得能源数据,截至5月21日收盘,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荷兰TTF近月合约价格周环比涨幅超过7%。亚洲LNG价格同步上涨,8月交货的合约周环比上涨4.5%。
本次大会既有中国能源企业立足本土实践的创新成果,也有国际同行在技术前沿的探索突破,海内外亦希望借助本次大会谋求更多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机会。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已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订了多份为期10年以上、年供应量超200万吨的LNG长协。
国家管网成立的目的是实现油气运输向第三方公平开放,最终降低国内整体用能成本。
这批LNG提取自珠海LNG接收站,标志着大湾区首单跨关区保税LNG加注业务成功落地。
美国油气在中国进口油气总量中占比不高,中国对美油气进口没有依赖性,可在全球找到较多替代品,中国买家已在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