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据乘联分会,2025年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13.3%,环比增长10.1%。今年累计零售881.1万辆,同比增长9.1%。前几年国内车市零售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今年5月零售较2018年5月181万的最高水平增长6%,呈现超强增长态势。
乘联分会表示,2025年5月仅有19个工作日,与去年5月相比少2天,尤其是端午节在5月31日,不利于月度车市产销平稳增长。由于外部贸易环境改善,因此5月的市场走势较强。
乘联分会指出,受“两新”政策的拉动,春节后车市热度持续走强。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很多省市出台并逐步落实了相应的地方促消费政策,叠加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启动,5月车市走势良好。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按照月度节奏测算5月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123万辆,较4月的109万辆增长13%,相对5月私人家用乘用车零售规模,大约近70%的私人购车用户是以旧换新的受益者,私人首购用户降到30%左右,消费升级的增换购成为购车消费的绝对主流。随着换购需求的持续增长,淡季不淡的特征明显,5月零售接近3月零售高位,体现了以旧换新政策对国内零售消费的巨大贡献。
新能源汽车方面,5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02.1万辆,同比增长28.2%,环比增长12.1%;1-5月累计零售435.1万辆,增长34.1%。
展望6月,乘联分会表示,6月共有20个工作日,与去年6月相比多1天,尤其是端午节在5月31日,有利于车市产销平稳增长。随着2024年报废更新政策启动,2024年5-6月乘用车市场逐步恢复,今年6月的增长基数会相对较高。由于今年年初的生产积极性高,一季度行业并未出现前几年的去库存特征,4月末库存达到350万辆,库存天数57天,因此6月的产销仍处于逐步减速的较快增长状态。
上半年,全省汽车产量89.6万辆,同比增长18.3%,产量居全国第7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1万辆,同比增长58.4%,自4月以来产量稳居全国第4位。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表示,央企集团会将更多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更多央企的新能源业务将分拆上市,有利于能源类央企上市公司提高估值水平。
2023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达到43.5%,盈利比例仅为37.6%。进入2024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更是一度高达50.8%。
除广东外,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电网负荷亦集体创新高。
新能源电源波动性和化工生产所需稳定性之间的耦合难题,是绿色氢氨项目难以落地的瓶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