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第十八个国际档案日,记者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悉,我市近年来在取得多项工程建设成果的同时,正加快推进工程档案无纸化改革。作为深圳首批工程档案无纸化管理试点项目之一,深圳书城湾区城已通过深圳市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验收,正在建设中的海洋大学(一期)建设项目也正积极应用相关管理模式,将打造为深圳工程档案无纸化管理的实践范例之一。
档案无纸化即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将传统的纸张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实现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存储、查询、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化管理,档案见证着项目全周期的“生命历程”,对工程建设项目意义重大。除了录入、整理、查询更方便快捷之外,不同参建单位和部门提供的档案资料能够在数字平台共享,有效提高交流协作效率,无纸化档案也更加便于备份储存,较纸质档案具备更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机密性。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在《2025年档案工作要点》中明确将工程档案无纸化管理列为重点工作,推动全署管理模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目前,该署已建立起档案管理系统和数字化平台,并不断迭代升级。多个试点项目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已开始试行无纸化档案管理和无纸化办公,为未来档案工作深度改革积累了经验。
以海洋大学(一期)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创新打造“三端协同”的工程档案管理体系。一是移动终端,可实现现场施工数据平板实时采集;二是管理平台,可实现1000个以上工程表单智能校验;三是云存储端,通过云端对照清单自动归集统一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安全。
“通过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海洋大学(一期)建设项目取得了施工资料80%无纸化、监理资料90%无纸化的突破性成果,实现了更具效率、更低成本、更加安全的工程档案管理。”市建筑工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多个试点项目的试点实践表明,工程档案无纸化管理将通过流程再造、标准重塑及数字赋能,持续打造政府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范本。
公示期限分为两种,法院裁定免除债务人未清偿债务的,公示期长达8年,而裁定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终结破产程序且债务人未进入执行考察期的等,公示期为1年。
今年上半年,深圳口岸进口冰鲜水产品货值达7.2亿元,同比增长53.5%。
《指引》为科研人员划定了清晰的“容错”边界,明确了3项基本原则、5项勤勉尽责条件、9种免责情形及调查认定程序。
截至目前,全市各区各单位举办407期基础知识培训班、13期场景应用专题研讨班,线下培训干部超3.9万名。
截至今年6月30日,深圳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并购重组263笔。其中,境内并购246笔、跨境并购17笔;重大资产重组9笔,非重大资产重组254笔;196笔重组披露交易金额,合计超570亿元,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