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介绍,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全球竞逐的产业新蓝海。深圳坚持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集群加以培育,全面做好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应用推广、标准研究、生态建设等工作。
关于人工智能。深圳鲜明提出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建设一批人工智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培育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超2600家,先后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特别是,积极抢抓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新风口,实施专项行动计划,上个月深圳成功举办了全球首个以人工智能终端为主题的市场化专业展会,深圳企业竞相推出AI手机、AI电脑、AI眼镜、大模型一体机等一大批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引领科技消费新潮流。
关于低空经济。深圳率先出台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高质量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上线验证运行可为大规模低空飞行进行精细化时空资源分配的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全市域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设施全覆盖,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全链条集聚发展,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深圳的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产量全球领先,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完成载货飞行170多万架次。可以说,深圳的低空经济正蓄势聚能、振翼腾飞。
覃伟中表示,接下来,深圳将围绕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势。具体说要做到“四个一批”:
新政计划投入约2亿元,单奖最高3000万
这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首个总体性、引导性的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将汇聚行业各方力量,为创投行业提供专业且多元的智慧支持。光明区政府与证券时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创投领域“央地合作”的新范本,携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
商业化订单取得进展的背后,是一场围绕“飞得远、飞得快、拉得多”的技术硬碰硬。
截至目前,全市各区各单位举办407期基础知识培训班、13期场景应用专题研讨班,线下培训干部超3.9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