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宁,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黄奕,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博士研究生)
2025年6月22日,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以下简称“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直接连接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IBPS)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FPS),跨境汇款秒级到账,效率碾压SWIFT系统,目前暂免手续费。
“跨境支付通”的上线服务于金融强国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有望赋能跨境电商、跨境旅游等高频支付场景,撬动离岸人民币需求。
以实时兑换清算为引擎,跨境支付通驱动跨境电商、跨境旅游等支付场景升级
跨境支付通将为跨境电商注入新动能。跨境支付通省去代理行等中间环节,通过两地现有支付清算系统互联以缩短跨境支付链路,交易成本的降低和回款周期缩短加速跨境电商资金周转,在缓解商户现金流压力,利好中小商家的同时,也降低了买家支付门槛。
跨境支付通推动跨境旅游消费体验升级。相较于传统跨境汇款多级代理所带来的复杂操作、高成本与长周期,跨境支付通仅依托手机号码和银行账户等信息就可实现资金实时到账且零手续费成本,化解跨境游客的紧急资金需求,极大提升两地居民跨境旅游消费的支付便利性。
跨境支付通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培育离岸人民币需求
作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重要补充,跨境支付通为人民币增强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提供制度性与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为满足内地与香港密切的经贸往来与跨境消费需求,跨境支付通已将人民币引入P2P跨境转账与留学、医疗、公共事业缴费与薪酬发放等高频民生交易场景,便利跨境人民币使用。较低的操作门槛和汇兑成本提升用户的使用频率与黏性,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便利化将进一步激发居民境内外消费与投资意愿,强化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核心地位。此外,跨境支付通畅通了离岸人民币回流渠道:在“北向汇款”(香港至内地)中,香港居民可直接用港币兑换人民币并实时到账。便捷的跨境支付为香港居民配置内地人民币资产提供基础,吸引资金内流。
跨境支付通服务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高水平开放战略,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下一阶段,预计在持续扩展跨境支付通支付场景和覆盖范围基础上,将跨境支付通模式向周边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推广,构建区域性“去美国化”的跨境支付网络,并加速跨境支付通、CIPS与数字人民币的融合,积极探索以离岸人民币作为储备发行的稳定币,提升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结算体系中的国际地位。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公平化和稳定化的方向演进。
两法案赋予了稳定币合法席位,消除了稳定币的政策不确定性,进一步促进了稳定币的发展。而稳定币的快速发展又将为支付行业、数字资产行业乃至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新的生机。
优化跨境物流网络是深化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重要内容,杭州将支持开拓金砖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往返国际航线,支持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加快萧山国际机场全球智慧物流枢纽建设。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市场发育和声誉机制形成过程。
推动蛇口港口岸扩大开放增加跨境直升机出入境功能项目验收,建立全国首个海空复合型口岸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