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9日至10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英国伦敦举行经贸会谈。双方进行了“非常专业、理性、深入、坦诚的”会谈,就各自关心的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备受世界关注。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及日内瓦会谈共识达成框架,这也再次证明互利共赢是中美经贸关系本质,对话与合作是双方的唯一正确选择。
首先,中美伦敦会谈旨在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和《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并达成共识,指出日内瓦会谈迈出了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经贸问题的重要一步。当下,中美双方要用好基于信任建立起来的经贸磋商机制,尊重各自关切,寻求互利共赢。
5月12日,中美共同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就同步大幅降低双边关税达成共识,重申了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既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双方应当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相互尊重的精神,继续推进相关合作。经贸磋商机制这一平台为双方提供了稳定的沟通交流渠道,有助于及时化解潜在矛盾,避免贸易摩擦再次升级。此次伦敦会谈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磋商机制,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以及日内瓦会谈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促使中美经贸关系在可预期的轨道上稳健前行,可谓来之不易。
其次,中美伦敦会谈有助于进一步管控双方分歧、防止误判。美方在日内瓦会谈后,仍然继续对华实施多项打压措施,包括新一轮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暂停向中国出售发动机及相关技术许可证、限制中国留学生签证申请等。这一系列措施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原则,有损中美双方相关企业利益和中国广大留学人员权益,不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通过开启中美伦敦经贸会谈,重申日内瓦会谈取得成果和共识,及时撤销对中国实施的不利举措,有助于增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减少误解误判。
最后,彼此尊重、互利共赢是中美双方最好的选择。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就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经贸摩擦应该通过平等对话磋商来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的发展逻辑早已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妥善解决现有分歧,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若美方能摒弃零和博弈思维,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双方合作,将为双方加强外交、经贸等各领域交流,增进共识,为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中美在伦敦举行经贸会谈,向世界传递出积极信号。两国以相互尊重为基石管控分歧,以互惠互利为导向拓展合作,不仅能为自身经济增长注入活力,也将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历史反复证明,对话和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实践也再次证明脱钩断链不现实,违背经济规律,不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中美合作既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利益,也将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中美国情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纵然解决中美经贸关系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分歧不可能一蹴,但只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每一次磋商会谈都将成为双方深化互信的“垫脚石”,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本文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彭德雷)
截至6月24号,共有22个地区开展了225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参与的外贸企业和采购商超过了1.9万家,成交额248亿人民币。
何亚东称,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继续保持沟通对话,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欧方有关决定和歧视性的措施不仅损害中方企业利益,而且利用单边工具破坏公平竞争,构筑新的贸易壁垒,对这一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坚决反对。
何咏前表示,美方推出单边关税措施以来,不仅没有解决美自身任何问题,反而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
本次中美日内瓦经贸谈判虽然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重大危机有所缓和,但中美经贸合作之路仍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