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其中提出,研究在用高端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管理要求。督促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以及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定期检查维护,保障临床使用质量。支持医疗器械注册人开展上市后循证研究。细化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类型,撰写相应的报告范围规范,提升不良事件报告质量。持续推动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GHWP)主动监测新项目,以心血管植入类高风险医疗器械为切入点,探索医疗器械上市后主动监测基本框架和相关数据库建设方法,指导注册人利用医疗器械警戒新工具、新方法开展不良事件监测数据的信号挖掘与利用。引导注册人主动开展上市后评价,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指导地方加强高端医疗器械检验和监测队伍建设,提升高端医疗器械检验、监测能力。
新增了100多项与医疗新技术相关的价格项目。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上海市第二类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
用于创新药物研发的医疗设备需求依然强劲,心血管医疗器械、手术机器人等领域也是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与诊断相关的检测市场则持续疲弱。
伴随着跨国医疗器械厂商过去几十年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体系也逐步成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