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税改正将全球经贸调入激烈震动模式。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使之正式成为法律。这一包括降低税收、降减开支、增加军费、增加赤字等内容的“大而美”法案,带来的影响并不止于其国内,还将给全球带来连锁反应,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特朗普执政以来,在国内外同步翻起巨浪。“大而美”法案意味着美国再次拥抱“小政府”理念,减税、去监管,及对社保医保福利增加工作时长要求等,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美国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其运行效率,而且将再次为美国经济注入奋进者基因,进而提高美国国内边际劳动生产率,抬高美国经济的增长中枢。
事实上,安内工作基本成型后,特朗普政府增加关税,不仅为其财政开源增收提供现实可行性,而且贸易冲突保持高度强烈状态,会加速推动美国进入资本支出周期,即高关税会改变跨国公司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相对价格,致使到美国市场投资产生的边际收益,逐渐高于高关税给跨境贸易带来的边际成本,从经济可行性上使跨国公司愿意将智能制造布局美国市场。
这意味着高关税和高强度贸易冲突持续时间越长,会越加速美国资本支出周期建设。这将激励美国政府更愿意承受、并拉长与贸易伙伴的冲突。从4月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以来,美国政府的数据支持这一判断,即这段时间美国出现了通胀稳中有降的趋势,新增关税也出现了增长,尽管谨慎的市场研究者认为,关税带来的通胀效应存在时滞,未来通胀可能加速回归。
当前人们不得不接受,美国政府对内减税、去监管等打造的“小政府”环境,对外主动寻求贸易冲突等,正在改变全球经贸体系的相对价格,及其相关性甚至因果关系。各国必须要走出特朗普政府着意营造的应激反应模式,即目前不少国家面对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主要还处于应急反应中,如准备反制也好,积极谈判也罢,在博弈策略上部分丧失了制定选择菜单的权利,其谈判策略陷入了如何降低贸易冲突损失的具象博弈,变成了贸易冲突改变双边或多边贸易相对价格变化的损失承担者。
为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需未雨绸缪,不仅要应对美国发出的贸易冲突,避免陷入单一冲突回应陷阱,而且需针对美国政府对内对外进行的战略布局,进行全方位应对策略准备,争取在对美博弈中拥有一定的战略主动权。
为了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国内改革提速,如最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这从供需两侧推动市场出清,提炼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落后产能基于市场化原则的有序退出,各行各业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五统一、一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系统性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相对价格,重塑重构中国经济的扩张性制度框架。有限政府、有效市场若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得到有效匹配,将在制度结构上提高中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上限空间,让富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抬升中国边际劳动生产率,以从容的姿态和自信,应对任何外部冲击。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美国“大而美”法案,一石击浪地改变了美国国内的经济社会秩序,而且对外又通过国别贸易和国际竞争,改变着各国在国际经贸中的相对价格和相对力量变化;面对这种复杂多元的挑战,中国的应对之策是重构中国特质的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匹配关系,释放国内的经济社会活力,用简政放权、轻税薄赋和伐毛洗髓的市场化改革重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曲线。
世界各国围绕税收利益的博弈越来越激烈,尽管美国仍然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其一味地推进“美国优先”税收政策,依然受到其他国家的反对。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在10年内削减赤字2.8万亿美元,但同时将导致经济萎缩、通胀率上升并降低美国家庭的整体购买力。
佩雷拉说,从今年5月中旬的数据看,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实际关税税率相比一年前大幅提升,已经达到“1938年以来最高水平”。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进口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该关税政策自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6月4日凌晨00时01分起生效。
英国特许出口与国际贸易学会总干事福吉奥恩认为,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已成为全球企业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