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讨论物价别跑偏!权威专家详解“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适用边界

第一财经 2025-07-14 17:50:32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林洁琛

扩内需、治内卷有望畅通经济循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近一段时间,我国物价走势受到格外关注,而对于“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的观点在讨论物价时被频繁提及。

实际上,这一论断有前提假设,其完整表述是“在货币数量增速持续超过产出增速的条件下,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只有当货币增速超过产出增速时,多增发货币才可能引发物价上涨。

权威专家表示,这一表述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发达经济体劳动力和能源紧张、供给不足的时代背景下产生,货币供给增多带来需求扩张,最终表现为供大于求,物价上升。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供求形势不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宏观政策思路都是促投资、保供给,供给短缺的局面已经发生根本转变,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当前制约物价的主要是需求不足。”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的观点有其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前提条件,经济供求因素才是引起物价变动的第一阶原因。

上述权威专家指出,扩内需、治内卷有望畅通经济循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从扩内需的角度看,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持续较大。5月,央行推出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为了支持服务消费,专门创设了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同时,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效果仍在显现,全国性的生育补贴政策也有望近期落地。

上述专家认为,这些都体现了中央促消费、扩内需的决心。未来,随着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望进一步恢复。

而从优化供给的角度看,近年来,我国传统行业和部分新兴产业快速增产对经济增长和就业起到了一定拉动作用,但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挤压行业利润空间、影响产业生态等问题也引发社会关注。

近期,《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落地实施,中央财经委召开会议明确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一些车企对外承诺压缩账期至60天以内,部分光伏企业也宣布减产。

上述权威专家指出,未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扩内需,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营主体竞争行为也更趋理性有序,供需良性循环有望加快,对于促进物价回升将有积极作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