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4日,联合国发布《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10年之后,虽然全球数百万人因医疗、教育、能源和数字互联等领域的改善而受益,但整体进展依然滞后,距离全面实现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报告显示,目前仅有35%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指标保持正轨或取得一定进展,近一半进展缓慢,18%甚至出现倒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世界正面临一场“发展紧急状态”,但他同时强调,目标依然可及,关键在于各方能否采取紧迫、团结、坚定的行动。
联合国呼吁,各国应在粮食体系、能源获取、数字化转型、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气候与生物多样性六大领域加紧行动。
本届论坛将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行业领袖与政策制定者,围绕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一是人工智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变革性作用,二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共识构建、批判反思与路径优化。
常启德表示,全球多边合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是缺乏愿景和目标,而是信任与团结的缺失。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饮水安全,用水安全。
上海将持续探索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城市更新新模式。
第一财经研究院认为,与ESG相关的可持续发展不是“舞台表演”,而是企业在发展中要守护的基本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