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庆祝的时刻,更是反思的契机。”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Siddharth Chatterjee)在专访中开门见山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今年联合国迎来了成立80周年纪念,在这80年来,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了和平、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不过也应看到,当今世界危机四伏,不平等现象愈演愈烈,各方对全球多边机构的信任赤字也在持续扩大。
常启德在专访中传递出明确信息:“多边主义必须回归务实合作,这关乎我们能否共同迈向一个更可持续、更公平的未来,而中国在此进程中可扮演关键角色。”
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成立80周年:可持续商业与多边合作研讨会”9月29日在上海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创新多边合作机制”“责任供应链建设”和“可持续商业转型”三大主题,为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模式的代表搭建了跨界交流与共享的桥梁。
常启德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多边主义和各方携手努力共同应对当前全球挑战的重要性。他表示:“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愿我们将今日的对话转化为明日的解决方案,重塑多边主义,为韧性供应链注入动力,并为全人类构建可持续的未来。”
常启德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联合国支持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他进一步表示,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绿色金融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创新等方面,许多企业已在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
中国如今已经打造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以及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前不久,中国宣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开启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与此同时,在将广大中小企业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等方面,中国企业还有进步的空间。
常启德强调,联合国随时准备通过伙伴关系、能力建设和对话平台等方式,支持中国企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同时,中国的发展经验与私营部门创新,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全球多边合作的挑战
第80届联合国大会在9月22日举行了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高级别会议,各方强调,要重申对多边主义以及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携手共进,强化联合国作用。
常启德向第一财经记者坦言,尽管联合国在过去80年中推动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进程,但当前全球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进展严重滞后”。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包含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应对气候变化等17个综合目标,多边主义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常启德表示,全球多边合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是缺乏愿景和目标,而是信任与团结的缺失。地缘政治撕裂、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和气候变化加剧正在考验着多边主义。
他认为多边主义并非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在世界动荡时刻,联合国的使命显得尤为重要,在风险复杂交织的世界,单边主义无法提供全球性解决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也表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攻击”,战争、饥饿、气候变化等都在严峻考验全球治理体系。他强调:“要应对这些挑战,我们不仅要捍卫联合国地位,更要强化联合国作用。”
多边主义非庙堂之高的玄理,而是关乎天下冷暖的实践。常启德告诉记者,要重新提振大家对全球机构的信心,就必须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说话,如享有更优质的医疗、更环保的工作岗位、更有韧性的经济等,让各国民众感受到生活有了切实的改善。
他强调,联合国将继续作为各国政府、私营部门与民间社会共同寻找解决方案的核心平台,“我们不能让机构空心化,而应通过务实合作,证明多边机制仍然有效。”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饮水安全,用水安全。
上海将持续探索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城市更新新模式。
第一财经研究院认为,与ESG相关的可持续发展不是“舞台表演”,而是企业在发展中要守护的基本责任。
中方还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以及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
中方支持安理会为实现加沙停火止战、缓解人道灾难采取一切必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