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版《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近日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杭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今年来首度更新该名单。
此次最新版名单共计315家公司,覆盖了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多个热门赛道。
纵览名单,其中不仅有胡庆余堂、浙盐股份、浙江海运、杭州联合银行等杭州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也有长龙航空、海康机器人、万向一二三、正泰安能等行业龙头,还不乏认养一头牛、朱炳仁铜、母婴babycare等一批新消费品牌。引人关注的是,“杭州六小龙”中的群核信息、云深处科技等新兴科技公司也名列其中。
科技、医疗成为两大热门赛道
记者发现,名单当中科技和医疗两大领域聚集了较多“种子选手”,表现颇为亮眼。
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序号第7的杭州群核信息技术、序号第35的杭州云深处科技,是“杭州六小龙”;序号第74和184的海康机器人、海康智联科技均有着海康威视的深厚背景;序号第76的乒乓智能(即跨境支付PingPong)、序号第90的趣链科技,都是各自领域的龙头……
在医药生物领域,序号第4的胡庆余堂医药控股是杭州百年老字号,序号第99的微医在线则是国内数字健康领域的独角兽,曾获腾讯、国开金融、复星医药、友邦保险等知名机构投资。此外,核力欣健、糖吉医疗、赛基生物、奥默医药、微泰医疗器械、圣兆药物科技等一批医疗杭企紧随其后。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杭州板块”不断放量,这得益于杭州政府对资本市场经济的持续高度关注。
2018年,杭州市政府下发“凤凰行动计划1.0”实施意见;2021年,杭州进一步出台“凤凰行动计划2.0”;2023年,我市提出组建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杭州并购基金三大千亿基金,打造“3+N”杭州产业基金集群,聚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杭州创新基金、杭州科创基金累计批复基金规模1706亿元,累计投资项目1580个,投资企业2600家次,其中98%以上的项目和90%以上的资金投向了民营企业,有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
A股“杭州军团”来到234家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A股杭州地区上市公司一共有234家。
从上市选择的交易所分布来看,深圳证券交易所有117家,占比50.0%;上海证券交易所有110家,占比47.0%;北京证券交易所有7家,占比3.0%。
从地域分布看,滨江区、西湖区、上城区、拱墅区、余杭区、萧山区的上市公司数量占了全市总数的近八成。
其中,聚集了众多高新科技企业的滨江区有46家,占比19.7%——以最小的面积和最少的人口,支撑了全市最多的上市公司数量。此外,西湖区、余杭区各有28家,占比12.0%;萧山区有26家,占比11.1%;上城区有25家,占比10.7%;拱墅区有21家,占比9.0%。
再从市值表现看,截至7月15日,总市值超过30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20家,分别是海康威视、同花顺、杭州银行、浙商银行、荣盛石化、浙能电力、华东医药、恒生电子、大华股份、浙商证券、泰格医药、士兰微、中策橡胶、财通证券、春风动力、福斯特、中控技术、巨星科技、珀莱雅、杭钢股份。
今年以来,已有中策橡胶、信凯科技、永杰新材、思看科技4家杭企成功登陆A股。以6月5日登陆上交所主板的中策橡胶为例,该公司开盘即高涨22.58%,市值一度接近500亿元,成为杭州2025年至今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
“港股”吸引力正持续攀升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资本市场正在成为杭州企业上市的热土。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港股”中来自杭州的上市公司已有63家。
6月30日,位于杭州钱塘区的生物医药企业泰德医药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而就在几天前的6月26日,来自杭州的圣贝拉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根据相关报告,圣贝拉是亚洲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
此外,还有一批杭企正积极拥抱港交所。
6月30日,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功率半导体公司芯迈半导体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同日,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海拍客也递表港交所。
6月29日,医学影像AI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德适生物向港交所递表。6月27日,总部位于杭州的微脉也向港交所首次呈交上市申请文件。同日,隶属于浙江泰普森控股集团的乐欣户外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资料,其是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
而在此前的2月14日,“杭州六小龙”中首家启动上市进程的群核信息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冲刺空间智能第一股,这是该公司第一次递表。2021年,该公司曾打算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是在2023年初放弃了美股上市计划。
一、倡导绿色办公,公共机构带头节电。二、倡导绿色消费,商业场所合理用电。三、倡导绿色生产,工业企业科学用电。四、倡导绿色生活,家庭社区节约用电。
机器人、脑机接口产品、AI医疗等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不仅刷新了观众认知,更在寻找全球合作机遇。
为进一步加快与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杭州市民政局制定了《杭州市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支持类脑智能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围绕类脑智能创新链布局类脑智能产业链,围绕类脑智能产业链强化类脑智能创新链,加快类脑智能产业化项目建设。
《意见》定下六大方面16条重点任务,包括推进组织联建、规划联绘、风貌联治、产业联兴、共创联营、设施联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