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底,累计数据产品达1200件,建成7个行业数据平台,数据应用标志性场景20个,数据企业达500家;到2027年底,累计数据产品超2000件,建成10个行业数据平台,数据应用标志性场景40个,数据企业达1000家……
近日,随着《宁波市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发布,宁波市按下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加速键”。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数据正日益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激活数据资源潜力,实现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价值化转化,是当前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记者昨日了解到,近年来宁波通过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持续开展省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已授权20个应用场景,数字金融、数字气象、数字政务等各类数据应用开始在宁波遍地开花。
为进一步激活更多的数据细胞,宁波市将通过构建数据要素制度体系、优化数据资源转化体系、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交易体系、深化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体系、健全数据要素基础体系,不断释放数据要素核心价值,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高效流通,推动数据要素产业生态繁荣发展。
在构建数据要素制度方面,宁波市将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完善数据领域标准,探索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比如,宁波市将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完善行业数据规范标准,鼓励企业、第三方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参与制定数据领域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
在优化数据资源转化方面,宁波市将提升数据资源化水平,提高数据产品化能力。比如,宁波市将围绕医疗健康、先进制造、金融服务、港航物流等重点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结合“人工智能+”需求,加大数据产品开发供给力度。
数据交易是数据要素流通的基本方式之一。按照计划,宁波市将探索开展数据产品和产权登记,建立“平台+机构”多元市场模式,有序推进数据资产化。同时,宁波市将进一步深化数据要素价值,强化公共数据融合应用,深化企业数据融合应用,促进数据价值链延伸。比如,宁波市将探索推进杭甬、长三角等跨区域公共数据联合授权运营;鼓励企业加强行业市场化应用场景开发,推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行业垂直领域模型的场景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基于数据知识产权、数据资产,开展融资、保险保障等金融服务,促进数据价值链延伸拓展。
在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基础方面,宁波市将规范数据流通管理,夯实数据基础设施保障。比如,宁波市将加强可信数据空间等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市算力网,对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通过统筹调用,构建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
宁波市区将实施总投资约21.55亿元的4项工程,一起来看。
6月30日,“好房子”宁波标准——新版《宁波市住宅项目设计实施细则》正式发布,自2025年9月1日起报送施工图审查的住宅项目,均应遵照此《细则》执行。
新一轮市级层面集中选聘的144名“科技副总”、147名“产业教授”,陆续奔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火热一线。
宁波数字安全产业基地位于宁波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由北仑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委托360集团成立属地独资公司运营。
随着甬舟铁路与甬舟高速复线的建成,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的关键节点将逐一打通,“海陆空铁”立体物流网络将加快成型,宁波对长三角的辐射力将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