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地标场景到元宇宙应用,上海全方位扶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生态

第一财经 2025-07-23 13:01:18

作者:祝波    责编:高雅馨

被称为上海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沪九条”的制定遵循一定的经济逻辑,主要目的是推动数字内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数字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本文作者祝波,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短视频、直播、知识付费、元宇宙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内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持续增加,越发引起社会关注。《上海市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下称《举措》),被称为上海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沪九条”。该举措的制定遵循一定的经济逻辑,主要目的是推动数字内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数字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01 产业是基本依托,带动科技应用与资金投入

《举措》提出构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这是支持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依托互联网内容的大型平台企业,吸引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内容产业集群,打造行业高端交流交易平台,促进了金融、科技与内容产业的融合,推动上海数字内容产业快速发展。该项举措落地的保障是明确了市级层面的激励机制,对集聚区内成效显著的公共服务平台,全市范围内表现突出的孵化器、产业园区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对于开展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相关应用场景建设的主体给予资金支持。

从资源与创作场景视角,上海还向创作者开放全市地标景区、文博场馆、重大节展赛会等公共资源与创作场景,为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另外,该举措鼓励优质内容出海并优化外籍创作者签证服务,鼓励外资进入中国数字内容市场,促进了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这些举措为本市互联网内容产业布局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02 金融是重要保障,支持产业发展与科技应用

《举措》提出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风投、私募基金进入内容产业,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优质内容创作,特别是针对中小型内容企业的信用贷款和股权融资支持。在金融赋能方面,对互联网内容产业既有直接的资金支持,又有金融工具的创新,通过资本力量驱动内容产业发展与现代技术的应用。

一是创业投资基金将会与互联网内容创业者共同成长,促进互联网内容创业生态的形成。该举措出台将引发创业投资基金更多关注互联网内容产业的早期项目,加上政策的支持,创业投资基金和孵化器联动支持互联网内容创业团队。从资本市场方面,支持互联网内容企业上市或并购,拓展了创业投资基金的退出通道,拉动创业投资基金对互联网内容产业的投资,同时,提高资本流动性。从ESG方面来看,互联网内容创作涉及环保传播且符合ESG标准,可能吸引更多专项社会责任投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可以引导社会资本设立专业子资金,专门投向优质互联网内容创作项目。

二是推动金融机构为内容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服务。针对互联网内容创作特点,加强适合互联网内容创作的知识产权融资工具运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让优质内容企业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用知识产权产生的现金流做成资产支持的证券ABS,使内容创作形成的知识产权变成可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

03 科技是关键动力,推动金融支持与产业发展

在科技融合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AI驱动的内容创作行业快速发展。支持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VR/AR等现代技术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筛选目标客户,精准匹配用户需求,提高内容创作成果的变现能力。

区块链在内容创作行业具有恰当的应用场景。区块链本质是点对点的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可追溯、不可窜改,对于互联网内容创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互联网内容创作的成果价值,是通过著作权或称为版权表现出来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内容创作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对内容创作成果的版权进行确认,并且可以追溯,通过技术手段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了知识产权的价值。

元宇宙产业创新为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应用场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推动更多元宇宙应用场景落地。元宇宙打造沉浸式互动场景,构建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文化消费生态,结合区块链技术,设立NFT门票,推动内容创作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

互联网内容产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价值难以标准化评估,对于收益实现和融资效率都会有影响。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的评估体系,制定行业标准,是促进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的关键。需加强金融监管、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的协同配合,促进互联网内容行业健康发展。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