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开幕。本届博览会由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共同主办。展会面积6万平米,参展商数量近300家,将举办30多场论坛活动。
本届博览会共有三场开幕系列活动,分别是:未来空中交通国际论坛暨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产业峰会、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大会、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大会(第六届华东无人机基地创新发展论坛)。
开幕当日接待了来自海内外2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团,为展商带来了精准的海内外订单资源,实实在在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精准资源匹配为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低空经济“反内卷”,破解同质化竞争。
23日举办了 “数智赋能 智航未来”——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创新、首届低空经济领域及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论坛、民航无人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度论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产品发布会、“翼展低空·赋能产业”低空场景应用发展论坛等14场论坛会议。
通过国际级、全国性系列活动,聚焦“产业、生态、场景”发展要素,集聚低空发展所需的金融、人才、技术、标准、政策等生态要素,为低空经济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软环境”。
国际低空展贴近百姓生活,共同描绘低空美好图景。23日,4.1号馆内低空展商近距离触摸低空飞行器;3号馆举办的2025全国航空航天模型(室内项目)锦标赛暨中国无人机足球国家队选拔赛"激战正酣;虹桥天地举办低空嘉年华“飞行市集”人流如织。
场馆内外,主办方在体验、消费、科普、赛事等方面,展会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旨在推动低空经济飞入寻常百姓家,增进民生福祉,为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提供新供给。
博览会将持续聚焦低空经济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进一步激活公众参与热情;通过“国际低空法律论坛”“低空金融主题峰会”等专业会议,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作为链接技术突破与民生需求的桥梁,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探索——低空经济正从“空中蓝图”走向“地面实践”,为城市治理、产业升级与人民美好生活注入澎湃动能。
一边是热度居高不下的订单与展会热潮,一边是漫长而昂贵的取证与落地门槛。
商业化订单取得进展的背后,是一场围绕“飞得远、飞得快、拉得多”的技术硬碰硬。
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民航局将聚焦发展规划编制、航空器适航审定、市场监管、飞行运营监管、飞行服务保障、飞行服务调度平台建设及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开展工作。
未来,武汉将依托日益完善的口岸功能和国际物流体系,引进更多全球优质生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