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2025-07-25 10:24:02 听新闻
作者: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责编:韩露阳
① 特朗普:将对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关税 降息或成为美股二级推动
特朗普周三表示将对世界其他大部分国家征收15%-50%的简单关税。此前,他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与日本、菲律宾和印尼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对日本的关税税率为15%,对菲律宾和印尼关税税率为19%。在此前连续七次决议降息之后,欧洲央行昨晚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以等待欧盟与美国贸易关系走向的更多明确信号。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WisdomTree高级经济学家Jeremy Siegel表示:“这些关税谈判方面的进展,有助于维持投资者乐观情绪。随着协议陆续达成,市场前景正变得清晰,这无疑是利好因素,也将继续推动美股保持上涨动能。”隔夜纳指与标普又创新高,摩根大通的交易部门预计,美股的强劲涨势将持续下去,建议买入大型科技股、周期性股票和高贝塔股票,同时通过标普500指数看跌期权以及与Cboe波动率指数(VIX)挂钩的产品进行对冲。衡量华尔街对未来一个月波动预期的指标周四跌至2月14日以来最低位。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较周三收盘位下跌近半个点至盘中低点14.95点,随后反弹至15点左右。表明一些做空标普500指数的投资者已在着手止损。美联储将在下周四凌晨宣布利率决议。
评论员许戈:本周美国相继与日本、越南、菲律宾及印尼达成关税协议,这些对美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国家接受新关税后,市场对贸易争端的担忧显著缓解。其中对日本15%的税率远低于越南(20%)和印尼(19%),超出市场预期,日本则以开放大米市场及5500亿美元融资项目作为交换。欧盟谈判也接近共识,预计从10%基准上调至15%,但需提供实质性让步。与此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因CPI/PPI数据低于预期及特朗普施压联储而强化:市场普遍预期今年降息两次(高盛预测三次),明年再降两次。对美股而言,关税落地将消除主要不确定性,而降息若超预期则成为额外利好,下半年美股仍值得期待。
海顺投顾黄俊:美国对部分国家关税落地将会使我国海外订单出现相应变化,有利于国内的外贸企业。美元降息能使更多外资流入香港市场,从而提升A股相关板块的估值水平。
② 美日贸易协议或致日本资本外流趋势放缓 巴克莱预计日本央行会提前加息
美日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日本商品征收15%关税,低于此前的25%,短期提振日本股市。但分析认为,该协议的长远后果是日本购买美债及其他外国债券、股票的需求可能减少,全球市场将感受到日本资本“活水”退潮。过去20年,日本资本大规模流向海外,购买外国证券总量远超外国投资者购买日本证券总量。新协议可能加速这一趋势放缓,其长期影响远超短期市场波动,标志着日本资本大规模海外扩张的“大航海时代”走向终点。此外,巴克莱认为,美日关税协议显著缓解了日本制造业面临的关税压力,提升了明年春季工资谈判实现4.5%以上涨幅的可能性,为日本央行实现2%通胀目标创造了更有利条件。日本央行加息预期或从明年1月提前至今年10月。
评论员许戈:表面上看,美国对日本征收15%的进口关税远低于预期,但日本为此做出了开放部分大米市场及提供5500亿美元融资项目的让步。协议签署后日本股市显著上涨,反映了市场对协议的认可及对日本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巴克莱据此将日本经济增长预测从0.5%上调至0.8%。该协议还体现了美国谈判策略的方向性转变:从强求海外企业赴美建厂,转向推动外国政府提供大规模投资资金。尽管关税税率降低,协议仍间接利好日本制造业,并可能推动2025年薪资涨幅达4.5%,这将加剧通胀压力,促使市场预测日本央行加息时点提前,进而增加股市波动风险。
海顺投顾黄俊:美日关税协议显著缓解了日本制造业面临的关税压力,提升了明年春季工资谈判实现4.5%以上涨幅的可能性,为日本央行实现2%通胀目标创造了更有利条件。为缓解日元贬值压力,日本央行年内加息的概率有所增加。
③ 特朗普政府发布《AI行动计划》:放宽监管、扩张能源,加快推动AI发展
特朗普政府周三发布《AI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放宽监管和扩大数据中心能源供应,加速美国人工智能发展。该计划建议改革许可审批流程、简化环境标准,以加快AI基础设施项目进程,并建议暂停对过度监管的州的资金支持。计划要求联邦政府与开发“无意识形态偏见”AI模型的公司签约,删除风险管理框架中关于错误信息、多样性、公平和气候变化的内容。计划强调确保美国有足够的电力支持高能耗的AI数据中心,建议稳定电网、提升输电效率,并优先发展核能和先进地热发电等可靠、可控的电力来源。计划还明确提出要让美国的硬件和软件成为全球AI创新的“标准”平台,支持美国技术在全球部署,要求政府采购的AI模型保持中立。分析称,OpenAI、微软、亚马逊成大赢家。
评论员许戈:“AI行动计划”围绕加速创新、构建AI基础设施、引领国际AI外交与安全三大支柱展开。数据中心建设进入万亿美元时代,由OpenAI、软银、甲骨文主导的“星际之门”项目计划未来四年投入5000亿美元,在美国本土建设覆盖全美的AI数据中心网络。半导体制造产能回流加速,但对一些企业的投资可能也意味着风险,比如一些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订单,在中东的项目,过度依赖地缘政治风险,总结看,白宫AI计划通过“资本+政策”双轮驱动,正在重塑全球AI产业格局。投资者需把握基础设施红利、技术捆绑机遇与区域分化趋势,同时警惕能源约束、地缘风险与技术迭代带来的不确定性。商务部重组“芯片计划办公室”,取消“芯片法案”中30%的非必要附加条件。最后,从投资角度看,《AI行动计划》利好算力基建(英伟达等),垂直应用(国防AI概念的Palantir)以及前沿技术(比如量子机器学习、医疗影像分析)等领域。
海顺投顾黄俊:美国《AI行动计划》的发布,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全球AI领域的竞争。此次计划的发布,可能会促使我国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加大在AI领域的研发投入。
④ 脑机接口前景广阔!Neuralink规划激进扩张:预计2031年收入10亿美元 每年为2万人植入“脑机接口”
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正规划激进扩张路线。据募资文件,公司计划到2031年每年有望为2万人植入芯片,年收入目标达10亿美元。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六年内运营五家大型诊所,推出三种植入设备,覆盖不同医疗和功能需求:用于大脑和机器之间交流的“心灵感应”(Telepathy),用于帮助盲人重见光明的“盲视”(Blindsight),以及用于治疗震颤和帕金森病的“深度”(Deep)。到2029年,其“心灵感应”设备有望获美国监管机构批准,2030年将推出“盲视”设备。目前,公司已筹集13亿美元,估值90亿美元。初步测试已展现潜力,瘫痪患者通过设备实现了意念控制电脑等功能。
评论员许戈:Neuralink的激进扩张计划凸显脑机接口(BCI)行业的巨大潜力,但短期风险较高。其三大产品线Telepathy、Blindsight、Deep,瞄准医疗科技高需求领域,若成功将颠覆神经康复市场。然而,监管审批(FDA尚未批准永久植入)、技术验证(仅10名试验者)和产能挑战是关键瓶颈。关注Neuralink技术里程碑和FDA进展,但需警惕马斯克一贯的乐观时间表。可布局BCI上游(精密传感器、生物材料)及神经医学赛道(如帕金森/癫痫治疗)。若监管突破,医疗BCI市场(预计2030年超60亿美元)将爆发。
海顺投顾黄俊:脑机接口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商业化,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资本涌入共同推动其成为A股市场的核心投资主线之一。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建议采用 “核心龙头+前沿技术”组合策略,紧密跟踪Neuralink临床进展与国内医保落地节奏,把握人机融合革命下的投资机遇。
特朗普称与鲍威尔进行了“很有成效”的交谈。谈了什么?美联储是否会降息?鲍威尔是否被“炒鱿鱼”?
6月物价指标显示,关税影响开始初步显现。
胡捷说:“关税上调并不意味着谈判窗口的关闭。相反,这体现了美方希望通过保持关税压力来强化其在谈判中的优势地位。”
市场预期,商品通胀或推动核心CPI升至3%左右。
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前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