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成绩突出,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3%

第一财经 2025-07-25 16:55:34 听新闻

作者:金叶子    责编:计亚

上半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个百分点。

上海上半年工业新行业、新产品领先增长。

7月25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

上半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3%,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7%,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4.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7%。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3.9%,新能源产业增长12.5%,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7%。

1-5月,受益于高性能芯片市场需求增多、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等有利因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其中,与人工智能算力相关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倍。

金叶子/摄

上海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达394家,产业营收超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总额增长65%;人才总量占全国近1/3,形成“企业倍增、规模倍增、人才倍增”的“三个倍增”格局。

将于7月26至28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也将宣布更多合作倡议、发布更多产业成果。本次大会展览面积将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上海市以外及国际企业的占比超50%。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上海正抢抓战略机遇,深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创新企业、产业规模、人才数量“三个倍增”。在这过程中,重点打造“5个高地”:包括敏捷高效的产业创新策源地、赋能百业的垂类应用示范地、开放融通的产业生态集聚地、年轻活跃的创新创业首选地、智能向善的治理合作先行地。

她介绍,上海推动14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19所高校开设AI相关专业。加快建设AI人才梯队,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完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加速高端人才集聚,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AI人才支撑格局;目前,全市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近30万人,约占全国1/3。

张英说,上海正在加大综合性场景开放力度,面向全市征集50余个城市级示范场景,为垂类应用开发、落地、迭代、推广提供训练场和试验田,特别在AI赋能新型工业化这一主战场。“我们正加快制定‘AI+制造’行动方案,围绕电子信息、汽车、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等10个制造业方向,体系化打造复合型场景、智能化产品和标杆工厂。”张英称,下一步,上海将坚持应用导向,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的“头雁效应”,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持续深化“模塑申城”工程。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