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该如何培养改变世界的人?第四代大学是教育界的“特种部队”

第一财经 2025-07-28 10:41:56 听新闻

作者:孙宜学    责编:张健

2025年高考放榜显示,首次招生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录取线直逼顶尖高校,标志着第四代大学的崛起。

(本文作者孙宜学为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上海市世界中国学研究会副会长)

2025年高考放榜,首次招生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投档线仅比浙江大学低2分,强势跻身浙江第二。同样首次亮相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录取线也直逼顶尖高校联盟C9。这些被称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后起之秀,作为第四代大学的雏形,甫一登场便光芒四射。这背后,是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殷切期待,更是在时代巨变中,人们对教育“破局者”的深切呼唤。

第四代大学的崛起,是一场静水流深的教育革命。它如一颗颗破土而出的种子,在传统高等教育的土壤中萌发,带着重塑未来的使命、敢为人先的勇气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试图回答这个时代最深刻的命题:我们该如何培养改变世界的人?

这并非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简单升级,而是一次彻底的范式转变,一场关乎教育理念、科研模式与社会使命的深刻变革。如果说传统大学是传道授业的象牙塔,研究型大学是科研攻关的堡垒,那么第四代大学则是人工智能时代应运而生的“教育新物种”。它们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机制灵活,敢于试错;不追求“大而全”,而是聚焦前沿领域,像一支教育界的“特种部队”,精准瞄准人类最紧迫的挑战:气候变化、AI伦理、生命健康、能源革命……以跨界融合、交叉创新为武器,破旧立新,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与传统大学相比,第四代大学作为教育界的“新物种”,其新体现在五个核心维度。

问题导向,而非学科藩篱。打破了传统学科壁垒,以重大现实问题为牵引,灵活组建科研团队,研究目标从“我能做什么”转向“世界需要什么”。

科教融合,学生即合伙人。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者,而是科研创新的合伙人。从入学起就深度参与前沿项目,在研究中学习专业知识、创业技能,自由探索兴趣方向。导师的角色,也从管理者转变为创业领路人。

全球视野,本土担当。具有高度国际化的师资,学生背景多元化,拥有全球化的成长环境。既深耕本土重大需求,又勇闯全球科技前沿,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为解决人类共同难题贡献智慧。

管理革新,服务为本。去行政化、扁平化管理是常态。行政为科研服务,审批流程精简高效,经费使用灵活自主。学术权力优先,教授治学。突破“非升即走”的短期压力,鼓励“十年磨一剑”的长期探索。

产教零距离,创新策源地。主动打破象牙塔,将根须深扎产业与社会。研究课题源于真实需求,成果反哺社会与产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服务区域发展、支持师生创业成为常态,成果转化率极高,与社会脉搏同频共振。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等颠覆性浪潮奔涌而至,AI世代的学生渴望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学习、创新,而非囿于传统课堂。因此,第四代大学远不只是大学的未来形态,更是塑造未来、孵化未来的关键引擎。作为人类未来的实验室,它们借助AI等前沿技术,不只是培养“毕业生”,更是孵化未来的科学家、创业者、思想家。

第四代大学的使命就是创造新知识体系,革新思维方式,推动社会进步,让人类文明日日常新。在重新定义“大学”的同时,赋予人类未来新的意义。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