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口碑影片接力上映之下,今年暑期档越发热闹起来。根据灯塔专业版,7月27日,电影大盘单日票房时隔5个月再度突破3亿元,而贡献四成票房的是一部有着沉重主题的《南京照相馆》。
上周末,沪上一家综合商场的影院内,三百座的影厅被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填满,《南京照相馆》放映过程中,几乎无一人发出声响,直到字幕滚完,场灯亮起。
《南京照相馆》由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等主演,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无数平民与士兵惨遭屠杀,古城沦为焦土。几个生活在南京的平民藏身吉祥照相馆避难,在日军摄影师的胁迫下冲洗照片,这些也成为日军屠城的罪证。面对暴行,原本为了活命的一群人决定将底片留存,将日军罪行公诸于世。
截至7月28日17时30分,《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4.76亿元,AI预测总票房大幅调高来到31.7亿元。若能达到这一数字,该片将跻身年度票房榜前三。从票房分布来看,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观众给予影片较大支持,7月27日,影片在南京的票房占比达到六成以上。
以平民视角切入
《南京照相馆》取材于真实历史,主人公藏身的吉祥照相馆原型为华东照相馆,位于南京长江路估衣廊一带。
1938年,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在冲洗日本军官送来的两卷胶卷时发现,竟都是日军屠杀、抢劫、强奸同胞的暴行。为了留存罪证,罗瑾冒着生命危险多洗数十张,将其中16张装订成册,先后藏于宿舍床板、毗卢寺厕所墙洞。青年吴旋在毗卢寺受训时意外拾得相册,继续将其藏于佛像底座裂缝中,并辗转随身携带6年。
抗战胜利后,1946年,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公开征集罪证。吴旋将相册连同亲笔呈文送交南京市临时参议会。他写道:“经无数困苦,始终未忍遗弃……使残暴敌寇得以明正典刑。”这份由16张日军自拍暴行照片组成的相册,在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被编为“京字第一号”物证,不仅直接指证了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的罪行,也成为中国抗战史上最具分量的民间影像铁证之一。
首部基于这段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屠城血证》于1987年上映,讲述南京市民在战火中拼死保存日军罪证的故事。申奥谈到,影片创作正是受到了这部老电影的启发,与该片主创沟通版权后,在此基础上重构了故事。
《南京照相馆》在一段南京话播报的新闻中开始,这座风景秀丽的古城已到处是残垣断壁,尸横遍野。街道上一片阴森恐怖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栗。影片延续了申奥在《孤注一掷》中所展示的娴熟的影像技巧,将观众迅速引入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之中,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命悬一线时,一群普通市民为了求生在吉祥照相馆避难,彼此依靠,冲印底片的技能让他们获得了一丝生机。
邮差、演员、警察、照相馆老板……几位主角最初只想活着逃离南京城,在面对死亡时也会恐惧和怯懦,但在目击日军暴行、看见邻里甚至至亲惨死在刀刃之下时,生出反抗的勇气。胶片之上,显影的不仅是滔天罪恶,也是人性的光辉,普通人在民族存亡之际的壮举,带来生生不息的希望。
《南京照相馆》是一部人物塑造立体饱满的群像戏,几乎每个演员都贡献了极为出彩的表演,将普通人在生死关头的挣扎、觉醒和抗争表现得真实而动人。王骁饰演吉祥照相馆老板金承宗,一个保护妻儿的平凡丈夫、父亲,危急时刻为留存罪证豁出命来,直面死亡。高叶饰演的林毓秀曾幻想离开南京城继续自己的电影梦,而日军的暴行击碎了她的梦想,她开始觉醒和抗争。王传君饰演的翻译王广海唯一的念头就是带着妻儿、亲人活下来,他胆小怯懦、贪生怕死,不忍将枪口朝向同胞,最后反抗日寇,付出生命代价。
影片主创认为,当时的南京作为首都,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外乡人。因此演员们几乎都用自己的家乡话演出,汇集了南京话、常州话、上海话等方言,富于生活气息。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演员原岛大地饰演伪善偏执、残忍冷漠的日军摄影师伊藤,并将这个复杂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原岛大地说,“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历史的真相能够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里。”
在史实基础上创作
区别于过往同类型作品,《南京照相馆》的特点在于从平民视角切入,透过战争看见奋力求生的普通人,也看见战争如何改变他们。该片在各社交平台上获得较高评价,豆瓣上得到8.6分的高分,在战争历史题材影片中位于前列。对历史真相的再现,也让影片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影片中能够感受到主创团队在历史考证方面做了较充分的工作,部分情节参考了学者张纯如所著《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一书,再现了这场浩劫的细节。比如下关码头,尸体堆积如山,日军命令苦力沿江站成一排,用机关枪扫射,江水变成了血水。日本摄影师看见被染成血色的江水,竟感叹“如果有彩色胶卷就好了”。
片中多位人物有真实原型,如在国际安全区保护难民的医生原型为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琳,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担任负责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先后收纳了8000多位难民,拦阻日军强暴中国妇女。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之后,还有多部历史战争题材影片即将上映。其中包括以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的细菌实验为背景、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曲折命运揭露731部队罪行的《731》。根据影片海报,该片将于7月31日“全球预映”,大规模公映日期或待定,目前售票平台尚未开启预售。
取材自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真实事件的《东极岛》将于8月8日上映。二战期间,中国舟山附近海域,一艘载满英军战俘的日本货轮被击沉,上千名英军战俘被日军封锁于船舱内。绝境之时,东极岛上的一群渔民赶来,在惊涛骇浪中,为落难的战俘打开一条生路。去年反映这一事件的纪实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获得较高口碑和传播效应,《东极岛》为基于这一真实事件创作的剧情片。
8月15日上映的《坪石先生》讲述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坚持治学保护学生的故事。影片视角特殊之处在于以战时高校师生的迁徙、治学、抗战为主题,聚焦有风骨气节的知识分子启迪学生,在战乱时坚持办学,为国殉难的故事。同一天,还有反映中国人民抗战历程的纪录电影《山河为证》上映。此外,首映于2023年春节档的抗战题材影片《无名》将于8月2日重映。多部抗战题材影片的集中上映,警示今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截至7月28日17时30分,今年暑期档总票房已迈过50亿大关来到53.46亿元,暂列前三的影片为《侏罗纪世界:重生》《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随着市场热度回升和更多国产大片入场,暑期档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份榜单的排位将会随之改写。
根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7月26日22时,《长安的荔枝》累计票房来到4.39亿,预测内地总票房较前日略有提高来到8.37亿。
2025暑期档总票房破35亿
不仅是2025年上半年国产电影贡献了绝大部分票房,这种趋势在前几年已慢慢形成。
2025年暑期档表现渐入佳境,截至7月7日累计票房已突破26亿元。
2025上半年总票房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