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获悉,温州市推出第三批14个“抓效能 强担当 促发展”效能建设攻坚项目,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到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多领域协同发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以来,温州市深入开展“破梗阻·优服务”机关效能建设攻坚年行动,持续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不仅催生了“薪云智办”、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等一系列惠民便民的新场景,还有效化解了企业环评审批难、职业索赔干扰执法等一批困扰市场主体发展的问题。在已推进的项目中,有19个项目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或制度,实现了从“解决一个问题”到“治理一类现象”的提升。
此次公布的14个效能建设项目,精准聚焦市域发展的堵点、难点。
在政务服务与经济发展领域,市发改委将优化提升招标投标管理体制机制,筑牢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科技局建立市区“拨投联动”支持机制,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市政务服务局牵头建立高质量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机制,持续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更舒心。
在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领域,市公安局将建立完善网约房管理机制,织密城市安全防护网;市住建局聚焦民生关切,完善落实房屋室内装饰装修安全管理制度,优化市区房屋征收与补偿政策,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市水利局建立水利工程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推进机制,保障水利设施安全高效运行。
市农业农村局推动渔业执法简单案件办理“零次跑”,让渔民少跑腿、好办事;市统计局探索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年度统计制度改革,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市检察院构建“办案+监督+服务+治理”四位一体涉外检察体系,为对外开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14个效能建设项目从细微处着手,全方位回应群众与企业的期盼。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破梗阻·优服务”机关效能建设攻坚年行动将持续推动各领办单位以“钉钉子”精神开展攻坚,构建长效机制,让效能建设的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城市发展按下“加速键”。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布局了1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其中85个生活圈初步完成创建,50个正在有序推进,主城区已实现了社区全覆盖。
围绕推动19项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累计推出132个“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项目、涉及具体问题399个、推出改革举措479条。
根据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温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31.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和0.2个百分点。
将聚焦商品展销、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夜间经济、餐饮服务、农业休闲等重点领域。
加强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明确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总体清单,发布年度重点事项清单,鼓励探索建立特色事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