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温州市召开2025年第二次医保数据定向发布会,通报全市上半年医保基金运行、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付费效能、住院付费基金监管等方面数据,通过亮医保基金家底、比机构服务水平、明改革方向,推动医疗机构优化管理、精准施策。
今年上半年,温州市整体参保结构呈老龄化趋势,截至2025年6月的国家统计报表数据反映,全市参保约773万人,城乡居民参保约490万人,职工参保约283万人,参保待遇人数呈“城乡同比有减少、职工略有增加”变化。医保基金总收入147.25亿元,支出116.29亿元,医保基金收入增速趋缓。上半年全市本地参保人住院结算人次同比下降2.58%,市内、市外基金支出增速下降,尤其省外就医由正转负,显示温州市住院运行总体稳中有降。
此外,会议重点通报上半年住院付费效能数据,目前温州市DRG病组付费已经覆盖全市域发生住院结算的所有定点医疗机构(最新合计223家),温州参保人发生住院就医累计结算人次同比上年减少2万例,产生住院总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3.5亿元,上半年全市参保人住院运行稳中有降,后续将持续加强跟踪监测。
本次医保数据定向发布活动,增强医保管理部门与定点医疗机构的数据共享交流,以更加公开透明的形式,稳定医疗机构预期,推动促使医疗机构更好理解医保政策,引导合理预期,起到促进医保数据赋能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帮助职工解决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为温州“强城行动”和“双万城市”建设注入动力。
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到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多领域协同发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布局了1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其中85个生活圈初步完成创建,50个正在有序推进,主城区已实现了社区全覆盖。
围绕推动19项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累计推出132个“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项目、涉及具体问题399个、推出改革举措479条。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戴卫东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称“长护险制度”)还未在全国推开,但各地都对这个政策落地有预期,“长护险已经到了应该尽快推行全国统一制度的时候了,否则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制度转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