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是没在美团夏季养生节期间关注过三伏灸、葫芦灸这类的理疗养生项目,说明你在“养生”这件事儿上投入还不够。
各大内容平台上节气养生与“冬病夏治”的发帖掀起讨论热度,理疗养生行业消费结构正在越来越年轻,不少年轻人在7月、8月的“三伏天”期间,展现出强烈的养生需求。
这也在改写城市商业版图。美团服务零售和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理疗养生与女性客群:2025中国按摩足疗行业潜力洞察》(下称“报告”)提到,美团线上数据显示,2025年3月,休闲按摩类门店数量年同比增长近30%,中式推拿养生店数量年同比增长超45%,动动手指就能在线上找到的养生馆逐步增多。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时段的变化:晚七点至凌晨两点的夜间订单占比达41%,周末午间“困倦经济”时段客流激增37%。
理疗养生,一场关于身体与精神的深度对话正在年轻群体中悄然展开,反映出年轻人用消费重新定义健康、社交与身份认同的深层逻辑。
年轻人“边奋斗边养生”
“以前觉得按摩是爸妈辈的专属,现在办公室里谁没几个常见的理疗师?”26岁的互联网从业者维恩上周刚做完第三次肩颈护理。她的日常轨迹折射出当代青年的矛盾生存状态:白天在格子间久坐盯屏,夜晚靠推拿缓解颈椎压力;加班时灌下冰美式提神,下班后再买一杯陈皮茯苓茶配艾灸。
美团服务零售事业部乐生活业务负责人陈一方指出:“年轻人对国潮、传统文化的兴趣,正在重构养生行业的底层逻辑。”
2024年暑期,美团联合传统文化IP推出“足道也是道”主题活动,结合道家文化推广推拿体验,带动多家品牌活动期间业绩增长超100%。消费者在朋友圈晒出的不只是服务体验,更是文化认同的标签。
理疗养生消费的爆发,本质是年轻人对“身心平衡”的刚需。陈一方表示,许多年轻人在加班后会选择理疗放松,而不再依赖在家玩手机等消遣方式。此外,新兴业态如社区养生馆、智能化理疗设备的出现,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数据显示,美团休闲玩乐用户95后占比超50%,这表明消费人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陈一方指出,这种变化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对放松需求的增加。同时,新开设的门店不仅提供传统服务,还融入了餐饮、社交等功能,如边喝茶边做按摩的场景设计,进一步激发了消费需求。此外,门店选址更加贴近消费者,开在社区、商场和街边,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获取服务。
需求驱动生活方式变化与场景创新
与此同时,传统单一的消费模式难以支撑年轻消费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跨界融合也正催生出意想不到的创新。 “KTV+沐足”“吃茶+泡脚+推拿”等在社交环境中融入养生服务的复合业态兴起,满足消费者对休闲与健康的双重需求,从“吃喝玩”三要素来说,如今的足疗按摩店,已经做到了全面覆盖。
艾瑞咨询业务总监李明还提到了线上与线下联动的跨界合作,比如泰式SPA品牌LANN通过与美团合作,与餐饮(如必胜客)、美妆(如娇兰)结合,采用实物置换的方式开展活动,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和价值满足感。不仅如此,LANN还会通过线上化反馈来调整运营及服务,LANN新店在正式营业前,就会上线美团做预热,预售最具性价比的产品来吸引第一波客户。一方面可以提前积累销量和评价,帮助新店完成快速爬坡,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这批种子客户的消费偏好,来规划新店下一步的运营动作。
报告更指出,女性年轻用户作为健康消费的高增速潜力客群,对理疗养生在睡眠改善、亚健康缓解、情绪舒缓等方面的功效尤为关注,其精细化、品质化的消费观念正持续驱动市场细分与服务升级。
而这些未被满足的细分需求意味着更有潜力的消费场景即将出现。
理疗养生行业迎来线上化升级
有了新场景,自然意味着供给端要有新玩法。这体现在理疗养生行业的线上化进程令人惊喜。
报告显示,超4成女性用户首次体验休闲放松项目选择在线上平台团购下单。 且当前的年轻用户习惯线上决策,通过美团点评的星级、销量和用户评价筛选店铺。感智盲人按摩运营总监对此深有感触:“盲人推拿,极看重口碑积累,而美团可以沉淀好口碑,并且在店铺做呈现。”如今,感智已经在上海、深圳两地开出60多家门店,积累了30多万的客户好评。
此外,替代大额储值消费习惯的是购买次卡、按次消费。“当下年轻人需要轻决策的产品,所以感智上线了三次、五次、十次卡,消费者可以按次核销。”
供给端的创新同样显著。过去几年,越来越多门店选址从传统沿街商铺转向写字楼、商场甚至居民区。华夏良子品牌通过与美团合作打通数据,精准触达周边3公里内的职场人群,2024年下半年线上销售额提升36%。这种“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模式,正在重塑行业生态。
随着线上下单成为主流,线上的运营策略变得尤为重要。陈一方提到线上化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是重新定义服务标准的新战场。美团通过数据分析工具能帮助商家精准识别目标人群,提高复购率。美团的会员体系,“神券”“精准投流”等工具,能够帮助传统的理疗养生商家实现低成本获客。
报告显示,2026年中国按摩足疗行业规模将超7300亿,线上用户渗透率将超过45%。理疗养生也正成为按摩足疗行业的增长引擎。面对高速发展的市场,行业未来演化路径的三大特点逐渐清晰:
线上化:线上化不仅体现在线上获客,以美团为代表的平台将通过AI、数据技术等帮助理疗养生小店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标准化:连锁品牌需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从技师培训到门店运营全链条规范化,这其中仍有巨大的机会;
多元化:细分赛道机会涌现,除了常见的推拿、按摩,更多的门店也正融入社交属性,比如打造“养生社交圈”“理疗派对”等,推出“多人体验套餐”“闺蜜下午茶按摩套餐”等套餐,将理疗养生嵌入年轻人社交场景,让养生成为社交新方式。
李明补充道,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他强调,品牌化不是大店的专利,只要能提供独特价值,小而美的垂直领域同样有机会,比如小众特色品牌可通过差异化运营突围,如专注于“古法养生”“运动康复理疗”等差异化场景。
从年轻人涌入艾灸、养生馆可以洞见,理疗养生行业的崛起绝非偶然,它们是服务零售黄金时代的生动写照,既是年轻人对抗高压生活的自救指南,也是消费升级背景下服务零售创新的缩影。未来,随着线上化效率提升和标准化体系完善,那些既能传承文化符号,又能用数字化重构体验的传统理疗养生行业玩家,终将在都市丛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美团称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营,7月初正式推出“浣熊食堂”品牌以来,美团和美团外卖App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6月已上涨超40倍。
对于连锁品牌商家而言,补贴大战更大的影响在于后续能否恢复原来的价格体系。
不同体量的商家在这场持续了几周的补贴大战中承受着不同的压力。
疯狂的外卖大战一方面激发了用户的下单热情,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乱象。
分析师认为,综合近期多方的发声看,补贴风向出现了变化,但最终还是要看谁先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