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石。当前,以科创板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已成为金融支持集成电路产业自立自强发展的主阵地,正逐步构建起“头部引领、链条完整、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格局。
攀登科技创新的高峰,不仅需要技术研发的硬实力,更离不开“耐心资本”的长期浇灌与坚定陪伴。如何让资本更精准、更持久地赋能这一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让我们共同聆听他们围绕“资本赋能先导产业”话题所提出的真知灼见。
主题演讲:“资本赋能先导产业”
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杨斌介绍,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近年来,随着AI芯片需求爆发、5G通讯渗透率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强劲复苏,尤其在数据中心、汽车和工业应用等方面。尽管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仍沿着摩尔定律演化,但先进工艺已逼近物理极限,新的架构、工艺和材料等底层创新方兴未艾,未来可能带来跨越式发展。从全球格局来看,美国在集成电路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在材料、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正面临全球化受阻、产业链合作分崩离析的冲击,目前处于高景气和强博弈并存的态势。
从需求端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占比约20%-30%。从供给端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虽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本土厂商正在追赶,全产业链销售额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在政策层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十四五”规划等重大战略的出台,以及各地政府的支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上海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保供+出海”的双使命,其产业规模在全国处于领跑态势。面向未来,上海应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树长板,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的协同竞争力;二是补短板,突破技术封锁,加速芯片供应链自主化;三是看未来,前瞻布局下一代技术与应用;四是持续强化科技金融供给与创新。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何大军分享了张江高科如何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经过30多年的发展,张江高科已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能级最高的区域。何大军指出,构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与创新生态至关重要,产业集群能够降低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易费用,吸引人才流动。张江高科通过构建高浓度创新的产业生态,打造了硅光产业集聚区、工业软件大楼、RISC-V生态街区、总部集聚区等功能分区,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提升创新密度。此外,张江高科还致力于用全维孵化驱动产业进化,打造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从人才招聘到市场信息等全方位服务。何大军强调,资本助力与耐心投资是打造产业创新生态的关键,张江高科通过投资初创企业、培育产业龙头、参与产业链整合等方式,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同时,张江高科倡导“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理念,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从产业投资的角度,分享了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思考和体会。他指出,供应链安全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限制,促使各国加强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陈刚强调,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必须秉持投生态的理念,上下游协同至关重要,包括设备与制造、ED/IP与工艺的结合,以及芯片与软件生态等方面的协同。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在人才、资金与产业基金方面具有协同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陈刚还提到,耐心资本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企业需要长期陪伴、持续投入,并形成正循环,最终走向资本市场,为投资人带来回报。
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廉峰分享了国产EDA发展和集成电路生态建设的见解。他指出,EDA是集成电路产业的竞争力基石,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再到AI时代,EDA始终在背后提供支撑。过去二十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依托台积电生态体系发展,但未来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闭环生态,以满足先进工艺研发和国内制造转移的需求。杨廉峰提到,国际EDA行业的巨头并购为国产EDA发展提供了未来成长路径的启示。在战略要求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国内EDA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概伦电子在上海政府的支持下,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和同行企业,推动EDA/IP创新中心建设,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维良介绍了GPU芯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角色。他指出,大模型算力推动了高性能GPU芯片的发展,GPU作为通用处理器,对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的赋能至关重要。陈维良强调,国产GPU芯片行业面临巨大机遇,上海的产业聚集和引导优势为GPU芯片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沐曦集成电路致力于打造开放、兼容的GPU生态,通过教育培养、免费算力资源、开源平台等方式,推动高校和小企业参与生态建设,为千行百业创造价值。陈维良还提到,GPU芯片赋能AI产业,需要构建通用、易用、稳定可靠的生态与集群,掌握核心IP,与大模型企业和生态合作企业协同创新,以实现国产GPU芯片的自主、自强和高质量发展。
圆桌对话:“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技术整合、资本赋能与产业重塑”
在本期陆家嘴金融沙龙的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技术整合、资本赋能与产业重塑”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对集成电路产业前沿突破与生态建设的见解与经验,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与方案。
作为本场主持人,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杨斌提出,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正致力于打造“国家战略承载特区”“高端芯片策源地”“自主生态示范区”。张江是如何聚焦关键细分领域和前沿突破口,打造具有产业集群“核爆点”?
何大军指出,张江高科将聚焦RISC-V生态街区、EDA和工业软件大楼、硅光集聚区、汽车全产业链等关键领域,打造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推动协同创新,布局战略性赛道,形成产业集群“核爆点”。何大军表示,张江高科将通过投资、孵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打造资本集聚地、信息集散地和人才高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初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起步、成长和壮大。
集成电路行业有哪些投资热点?陈刚认为,人工智能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AI芯片、功率电源相关芯片、通信领域芯片等将迎来快速发展。并购对集成电路行业至关重要,有助于企业快速成长和整合资源。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需要重视并购后的融合,依托龙头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推动整合发展。对集成电路产业并购的趋势,陈刚认为,并购对集成电路行业至关重要,有助于企业快速成长和整合资源。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需要重视并购后的融合,依托龙头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推动整合发展。
资本如何参与国内EDA行业的发展?杨廉峰指出,EDA行业从研发到迭代需要长期投入和高风险承受能力。资本可以通过缩短研发到迭代的周期、推动产业上下游协同等方式,助力国内EDA行业发展。并购整合过程中,价值判断和认同至关重要,同时创业团队的初心也会影响并购后的整合效果。
GPU芯片设计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如何实现差异化突围?陈维良强调,GPU的差异化在于产品质量和生态构建。沐曦集成电路致力于打造通用、易用、稳定可靠的GPU生态,掌握核心IP,并与大模型企业和生态合作企业协同创新,以满足国产算力需求,推动AI产业发展。陈维良还表示,沐曦集成电路将从供应链安全、国产高质量算力、AI赋能行业能力与成本等维度出发,助力模型和芯片融合发展,形成协同优化的产业链,推动国产自主、自强、高质量算力的发展。
本期“陆家嘴金融沙龙”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第一财经、财联社提供媒体支持。此系列活动将构建与“陆家嘴论坛”相呼应的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机制化、场景化、国际化运作,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电视节目播出:第一财经频道8月9日21:00;8月10日13:20《智核驱动 智汇未来:资本赋能先导产业》。
上海,一座航运之城。连续六年稳居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第三位,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已突破5000万标箱,连续十五年摘得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桂冠。上海的高端航运金融服务,如何将金融资源与航运实体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运金融生态体系?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提升国际话语权,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双跃升?
以科创板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已成为金融支持集成电路产业自立自强发展的主阵地,正逐步构建起“头部引领、链条完整、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格局。
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上海正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联动发展,航运金融作为关键的纽带,其创新发展对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背景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增长,普惠金融已经成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迭代,普惠金融也迎来了从“广覆盖”向“高质量”跨越的重要节点 —— 如何以“数智”力量打破服务壁垒?如何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流向薄弱环节?如何在风险防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掌握平衡?这些命题不仅关乎金融行业的转型突破,更深刻影响着实体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本次陆家嘴金融沙龙,将以“数智驱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普惠金融新生态”为主题,邀请多位重磅嘉宾展开深入探讨。
为助力两大中心建设,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1期活动将于7月26日如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