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为落实广东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有关部署,加快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深圳重磅出台《深圳市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用“真金白银”精准发力,抢占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制高点。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的数字创意产业已稳居“领头雁”位置。2024年数据显示,全市3754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12875.08亿元营收,占全省半壁江山(51.5%)、全国近一成(9.1%),同比增长12.1%,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是深圳基于科技创新基因与开放文化土壤,系统性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战略举措,围绕核心技术突破、重点产业壮大、创新生态构建等,大力发展游戏、影视动漫、微短剧、演出、科幻等重点产业提出16条具体措施,全力提升文化产业“硬核力”与全球“竞争力”。
“加强数字创意核心技术研发”放首位。《若干措施》鼓励研发AI影视动漫工具平台等前沿软件,推出普惠“训力券”“语料券”,支持建设数字创意实验室、企业创新中心,对行业领先的数字技术应用项目最高资助500万元。
瞄准数字创意核心领域,以新技术催生新业态。《若干措施》支持开发中国文化主导的3A游戏、精品游戏、功能游戏、电竞游戏,达到规模且效益良好的游戏产品最高资助1000万元;扶持主旋律、正能量、重大及特色题材影视精品创作,最高资助2000万元;优化审批,放宽大型演出票数限制;支持打造高品质科幻电影、科幻动漫、科幻游戏、科幻剧目以及潮玩等特色产品,对相关平台和活动最高资助300万元;推进数字创意与文化传承、文旅消费、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教育娱乐等领域融合,对创新性强、前景好的新业态企业和示范项目,分档最高奖励300万元。
着力打造活力四射的创新生态体系。《若干措施》支持文化精品“首映、首演、首秀、首发、首展”及大型赛事展会“首赛、首展”,最高资助100万元;支持高校设数字创意专业及交叉学科;发挥文博会、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作用,支持建设影视、动漫、游戏等线上发行交易平台;加快推动网文、网剧、网游“三驾马车”出海;优化产业基金投向,覆盖精品创作、技术研发、文化装备等。
本措施自2025年8月1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其他已出台政策与本政策不一致的,按照“就高不就低、不重复”的原则执行。
《深圳市水网建设规划(2025—2035年)》日前正式发布实施。
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2024年底,深圳加大保租房面向个人配租力度。目前,深圳已有大鹏、光明、坪山、龙华、宝安、龙岗、南山等7个区面向个人配租超过万套。
今年上半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较2024年全年提升2.4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稳步向好。
深圳市投资促进局发布“深圳市第九批跨国公司总部企业认定名单”,包括盈湃科技、云登科技、拉珂帝服饰、金蝶软件、创客工场、元象唯思、高士线业、信义汽车玻璃、海克斯康制造等18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