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硅谷,科技高管们对于养育“优秀”婴儿的兴趣与日俱增。
风险投资家亚伯拉罕(Jack Abraham)年幼时,其母亲和姨妈相继因卵巢癌去世,这与她们体内BRCA-1基因的罕见突变有关,亚伯拉罕本人也是这项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后代“听天由命”,亚伯拉罕在与妻子马萨米洛(Gabriella Massamillo)初次约会时,就表示希望对方愿意通过体外受精(IVF)受孕。他希望先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再通过IVF将其植入妻子体内。
还有一些硅谷的父母们则愿意花费高达5万美元购买基因检测服务,对胚胎的智商等表现进行筛查。
据报道,科技公司集聚的美国旧金山湾区对此类服务的需求很高。初创公司Genomic Prediction的联合创始人徐(Stephen Hsu)对媒体表示:“现在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通常由超高净值人士或痴迷于智力的理性主义者组成。他们非常想知道智商分数,以便将其作为选择胚胎的标准之一。” 该公司是最早提供胚胎基因检测服务的公司之一。
正在妊娠的西蒙妮·柯林斯(Simone Collins)就对媒体表示,他们选择现在这个胚胎是因为报告显示它的癌症风险很低。这对夫妇表示,他们也因为多基因评分显示胚胎“拥有极高智力的可能性高达99%”而感到开心。
谁在做胚胎智商检测的生意?
体外受精初创公司Herasight近期结束了“隐身模式”,即初创公司为保护知识产权而采取的秘密开发阶段。 而在6月末,遗传学家杨(Alex Strudwick Young)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Herasight已经筛查了数百个胚胎,并声称可以预测胚胎中17种不同疾病的发生可能性。 在他发布的相关截图中还露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测量指标:预测婴儿的智商范围。
初创公司Nucleus Genomics也已开始公开提供基于基因测试的智商预测服务,帮助人们选择用于体外受精的胚胎。Nucleus的费用约为6000美元,而Herasight的费用则高达5万美元。而在2023年,Orchid Health就开始以每个胚胎2500美元的价格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胚胎健康筛查服务。
这些初创公司的兴起是生育科技公司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根据PitchBook的数据,从2021年到2023年,生育科技公司每年的融资额约为4亿美元。基因技术公司23andMe的联合创始人沃西基(Anne Wojcicki)、OpenAI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Sam Altman)、以太坊区块链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社交媒体平台Reddit联合创始人奥哈尼安(Alexis Ohanian)等科技公司的高管们都在这一领域进行投资。
一些科技巨头本身也是这些多基因检测服务的用户。据多位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及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高管泽利斯(Shivon Zilis)就曾使用Orchid的服务为他们的第三个孩子挑选胚胎。泽利斯并未就此置评。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和长寿极端主义者布莱恩·约翰逊都曾为Nucleus Genomics背书。Coinbase首席执行官兼投资者阿姆斯特朗则公开称Orchid为一次重大变革,“这是我们医学领域迈向未来的重要一步,从管理慢性病,到预测和预防慢性病。”
对胚胎进行基因筛查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或许面临更多的阻力,但在对新鲜事物接受度极高的硅谷就不同了。有媒体报道称,一位Meta Platforms的工程师就在一场人工智能主题的晚宴上打趣道“现在没人再自然生育了。”
有哪些争议?
希望诞下健康聪明的婴儿是人之常情,但为此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和人为筛选的行为还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在技术上是否可靠?在法律内是否允许?在道德上是否可行?
“公司计算这些评分的方式并不总是透明的。他们声称拥有专有算法,但实际上完全是一个黑匣子。”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专门研究生物伦理学的法学教授雅谢尔科(Jacob Sherkow)对该校刊物表示。“如果评分不完全准确,消费者可能会根据错误信息作出不利的健康选择。”
在2003年以前,基因检测技术较为有限,主要用于检测单基因疾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03年完成最终测序,加上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可以分析数百万人的DNA,研究多基因疾病和智商、身高等多基因性状。2007年前后,科学家开始梳理DNA数据库以识别DNA序列中的变异,并据此赋予受试者“多基因风险评分”,以评估2型糖尿病和乳腺癌等多基因疾病的遗传风险。
但这些评分仍存在很大争议。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2023年开展的一项研究调查了900多个多基因风险评分,发现这些测试仅正确识别了约 11%的患病人群。另有研究表明,为多基因疾病分配“风险评分”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结果“随机”且“不一致”。
此外,尽管在美国对胚胎进行智商等特征筛查在技术上是合法的,但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则有法律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或非医疗目的的基因预测。
另有分析认为,基因检测公司的客户们对智商的迷恋反映了硅谷对成绩和成功的信念。
“我认为他们有一种观念:他们聪明、有成就,并且由于他们拥有‘优良基因’所以他们理应拥有这一切。”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统计遗传学家古塞夫(Sasha Gusev)表示:“现在他们有了一种工具,认为他们的孩子也能拥有同样的成就,对吧?”
生物伦理学家也对基因筛查服务发出警告。“这公平吗?很多人都担心这个问题。”斯坦福大学法律与生物科学中心主任格里利(Hank Greely)表示:“这就像一个精彩的科幻小说情节:富人们创造了一个接管一切的基因超级种姓,而我们其他人则成为了无产者(proles)。”
美国加利佛尼亚州遗传与社会中心副主任哈森(Katie Hasson)则表示:“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它使‘优等’和‘劣等’基因的观念正常化。” 她补充称,此类技术的推出“强化了人们的信念,即不平等源于生物学而非社会原因”。
本次中美继续暂停实施部分双边加征关税,是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的举措,有利于实现双方各自的发展目标,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惠誉在年中更新中,将美国2025年25%行业的前景展望下调至“恶化”,原因是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预期利率将长期维持在高位。
当地时间6月22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全球安全警报,警告因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升级,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针对美国公民或美国利益的抗议活动。
当地时间6月21日,美国对伊朗三处核设施发动袭击。英国首相斯塔默、日本首相石破茂以及欧盟官员分别就此事作出回应。
针对美方本次袭击行为,多方发声表示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