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指出,“2030碳达峰”目标即将进入冲刺阶段,绿色金融作为重要支持工具,预计“十五五”规划中将进一步强调绿色金融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内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标准快速完善,推动市场相关资金规模达45.58万亿元。展望未来,面向双碳目标存在200余万亿的资金缺口,我们预计绿色金融将加强监管,对接国际,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宽绿色金融投资品种与市场边界,尤其绿色股票、气候投融资、转型金融、碳金融等创新产品的标准将陆续发布,绿色资金规模潜力有望释放,建议关注绿色或转型企业在增量资金配置和低成本融资渠道影响下的投资机遇。
《意见》首次在省级层面明确碳排放配额属于合法质押标的,首创以省级文件明确“双登记”模式确认碳资产权属,并设置行之有效的违约处置机制,标志着广东在推动统一的碳金融市场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碳路未来-2024气候行动典型案例”涵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气候行动公益项目、减排与碳汇项目、产业生态圈建设、绿色金融、绿色能源、政府、园区气候行动、循环经济9大类共计41家机构获得案例入选证明。
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上海正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联动发展,航运金融作为关键的纽带,其创新发展对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