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国泰海通原两家公司始终坚持将国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持续深化“一司一县”和“百企结百村”工作,通过强化党建引领、锤炼专业队伍、赋能业务发展、打造品牌形象,逐步构建起“以金融帮扶引活水,以产业帮扶固根本,以智力帮扶强能力,以消费帮扶拓市场,以公益帮扶暖人心”的“五位一体”结对帮扶模式,彰显了金融国企的使命担当,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奖”“上海慈善奖”等权威奖项,成为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标杆典范。
今年4月,国泰海通完成合并重组,结对帮扶县数量达到10个。2025年8月18日,国泰海通在上海成功举办合并后的首场大型公益活动,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特邀10个结对县领导、公益伙伴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共同参与见证。活动不仅全面回顾、系统总结了9年来开展“一司一县”“百企结百村”的帮扶实践与成果,更标志着新公司站在新起点,接续传承责任,汇聚向善合力,正式开启乡村振兴事业的新征程。
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都是行动者
自1997年在甘肃渭源援建第一所希望小学以来,国泰海通坚守长期主义,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深耕公益助学。截至目前,已累计援建6所希望学校,逐步构建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和大学,从硬件改善到软件提升,从关爱学生成长到赋能教师发展的全链条助学体系。多年来,一批批国泰海通人接续努力,走进美丽乡村,助力产业发展,加强人才交流,让“金融向善”的初心持续传递。
在新疆喀什,国泰海通通过“爱朗读”“爱健康”以及新媒体运营培训等项目,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共绘富民兴疆画卷,让“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美好愿景化为现实。当吐鲁番的葡萄缀满枝头,当边疆小院亮起直播带货的屏幕,当“阿依古丽”们希望家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淳朴心愿一一实现——这些点滴幸福的汇聚,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动人最真切的注脚。
在云南老山脚下的麻栗坡,返乡创业18年的“蜂司令”王红杰,不仅带动乡亲们从事悬崖蜜的采集和销售,成功帮助120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留守老人和妇女获得了有尊严的收入,更携手伙伴投身公益救援、推动环境保护,让乡村留得住绿水青山,也记得住美丽乡愁。如今,他的悬崖蜜产品入选外交部国礼,更端上了各国外交官的餐桌。国泰海通的助力,正让他“富裕村民、甜蜜国人、滋养世界”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在上海浦东祝桥镇,国泰海通员工张浩担任卫民村驻村书记。面对村里“无产业、无收入”的困境,张浩没有退缩,而是每天全天候在驻守,琢磨出农产品销售的“三责三赢”模式,推动农产品实现从商品化到品牌化的跃升。借助公司资源优势,张浩携手村两委班子,用两年时间打赢了“破薄攻坚战”(经济薄弱村),自己也从金融白领蜕变成为上海郊区“新农人”。在国泰海通,这样的驻村书记,不止张浩一人。在上级党组织的引领下,国泰海通以党组织为桥梁纽带,以党员为连心针线,通过人与人的真诚连接,缝合城乡发展的间隙,抚平田野乡间的褶皱,让乡村振兴的未来不断生长。
在井冈山脚下的晓坑小学,12年前由一名退休老党员、老知青牵线,与国泰君安建立援建关系。去年底,学校因生源锐减面临撤点并校,恰逢国泰君安也迎来合并重组。让学校师生欣慰的是,新成立的国泰海通没有忘记承诺,真正做到“撤点不撤援建”,不仅以新公司名称冠名并校后的麦㙦镇中心学校,更在新公司成立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就来到学校,举办新校名挂牌仪式、捐赠校服,带来“走进AI新时代”课程、“同心同行”趣味运动会、共绘“未来校园”长卷等活动。当得知国泰海通援建的另一所云南丹丹小学同样面临撤点并校时,公司依旧选择延续帮扶,他们深切感受到,国泰海通真的是以长期主义理念持续赋能乡村教育。
在云南昭通的丹丹小学,“君弘心愿小屋”洋溢着孩子们的雀跃,他们用努力积攒的积分兑换心仪的奖品,也在心愿树上写下自己的小心愿。国泰海通的叔叔阿姨们会定期来到学校,认领心愿、补充奖品,让这些心愿一一实现。由国泰海通员工捐赠的室外运动操场,如今铺上了全新的塑胶跑道,即使雨天,孩子们也能开心奔跑。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丹丹精神散发的光芒,由国泰海通人接力传递,点燃了教书育人的心灯,让所有微小的梦想,都拥有了破土而出的力量。
以金融向善之名 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国泰海通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始终秉持“金融向善”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既做理念的率先倡导者,更做行动的积极践行者,持续深化与政府、高校、企业等战略合作伙伴的协同联动,高效整合各方资源,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让金融的温度真正扎根乡土、惠及民生。
在“百企结百村”项目中,国泰海通积极与上海市援滇工作联络组和援滇干部合作,充分发挥上海企业的创新活力、援滇干部的实干精神和云南乡村的资源禀赋,将广南六郎城成功打造为“旅居云南”示范基地,让小海子村重回绿水青山的宜居环境,让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泥泞土路彻底改观,让新建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乡村的夜晚,也点亮了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信心。
通过市民政局“聚力计划”,国泰海通积极参与“五社联动”,为社会组织发展注入动能,资助奉贤“可食可赏”幸福菜园项目落地。一年多来,项目实现了土地焕新、品牌再造和人才反哺三大突破,不仅入选上海市公益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还作为上海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被推荐到民政部。项目负责人何花眼中闪烁热忱,她坚信未来20年的发展机遇一定在乡村,这里蕴藏着广阔天地和无限可能。从最初“想要改变”的朴素想法,到一路探索前行,再到如今充满信心,何花坦言,正是国泰海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认可坚定了她把这份事业坚持下去的决心。下一步,她要做产业深化和延伸,做中国人自己的欧包、贝果;把“美”的理念融入乡村,推出创意花艺体验;系统提炼“可食可赏”项目的成功经验,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体系,致力打造乡村振兴的“上海样本”。
在携手伙伴做公益方面,国泰海通积极整合多方资源,与光明集团合作推出“爱心午餐”项目,与太保集团联合开展“师生健康保险”项目,与中国人保等企业合作推进“保险+期货”项目。同时,连续3年与浙江大学合作举办“头雁计划”培训,为产业带头人赋能。学员郭小风在培训后打开了电商运营的全新视野,她创立的“寻边味”系列产品成功进入上海、北京等地市场,实现销售额突破千万。国泰海通和合作伙伴的助力,正推动来自上海和浙江等地的新理念新方法在边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效促进了地方产业发展模式和运营能力的全面升级。
国泰海通积极鼓励员工投身公益实践,在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过程中涵养家国情怀、砥砺责任担当,并系统构建了一系列制度机制:设立“邻里守护”项目机制,为分公司提供公益资金支持,鼓励其立足本地、当好爱心邻里;成立“金融向善”志愿者联盟,组织员工开展环保宣传、绿色低碳推广及金融知识普及等志愿活动,注册志愿者近4000人;实施“公益假”制度,支持员工每年可享一天带薪假参与志愿服务;发挥布局全国优势,建立“一总一分一县”乡村振兴结对模式,强化党建引领,发挥总部部门和分公司党组织主体作用协同推进公益帮扶。本次活动的公益集市,也充分调动总部及各分支机构的参与积极性,同步开放线上参与通道,打造了一场全员联动的消费助农“嘉年华”。
扬帆奋进启新程 乡村振兴显担当
在本次活动中,国泰海通与10个结对县签署协议,将在深化前期结对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金融、产业、智力、消费、公益帮扶,标志着国泰海通在深入推进“一司一县”和“百企结百村”工作方面迈出新步伐,开启助力乡村振兴的全新篇章。
为了长效赋能乡村产业能力,为结对县发展有潜力的特色产业提供助力、注入动能,国泰海通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设立了“乡村振兴专项基金”,首期规模1000万元。
在消费帮扶公益集市上,10个结对县带来的100多款特色产品精彩亮相,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同步展销。主会场设立实体展区,各分会场通过“悦享商城”及微信小程序“百县百品”专区同步开启线上购买通道,有效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参与热情,助力这场公益盛会全面覆盖、高效推进。在公益集市结束后,国泰海通还组织各县农产品企业代表走进“百县百品”参观学习,深入了解进入上海市场的流程和要求,学习借鉴优秀同行的运营经验,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与合作空间。
一天的活动圆满落幕。从2025年8月18日起,“818”不仅是具有行业影响的理财节,更被赋予公益文化内涵,升级为汇聚爱心与温暖的社会文化节日。从此,“818”将不仅承载着国泰海通以专业服务护航客户财富梦想的初心,更将肩负起国泰海通作为一流投行勇担社会责任的使命。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国泰海通迈向一流投行建设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支持下,国泰海通将不断深化“一总一分一县”模式内涵,坚持立足根本长远、立足合作共赢、立足汇聚合力、立足全员参与,精准对接当地所需,充分发挥公司所能,着力强化文化引领、突出行业特色、深化品牌建设,以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沃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公司副董事长张晓明曾在长安汽车供职。
属于“家族内部股权安排”。
此次牌照升级后,客户将可在国泰君安国际平台直接交易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稳定币(如泰达币等)等虚拟资产。
国泰海通将根据相关要求结清上述分公司证券业务并终止其营业活动,办理市场主体注销等相关手续,并向上述分公司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
本期债券发行金额为人民币20亿元,分为两个品种,品种一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为6亿元,票面利率1.70%,品种二为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为14亿元,票面利率2.10%。